做合格家长,与学校同步
——家长学校教案
授课时间:本周六下午2:30——4点
授课地点:五三班教室
主要内容:
1、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2、结合学校具体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做法。
授课人:
一、合格家长必备的基本功
时间到了21世纪,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凡事有关教育的,都积极参与,只为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呢?我认为,首先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却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摇篮。优化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
我国法律有明文规定:家长是孩子真正的监护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你的监护有持续性、永久性。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在学校有什么事情,都应该是学校的责任。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学校只是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教育。在家校合作的教育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分为三类: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和学习者;是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
2、家长要知法懂法,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教育必须有目标定位,要了解孩子的权利,明白自己应尽的职责。如果父母失职,往往会导致孩子受到权益侵害。因此家长首先要爱学习,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了解孩子的权利,明白自己应尽的职责。然后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细节成就完美”,这些教育都渗透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孩子从简单的模仿到形成思维定式,逐渐学会生活,懂得礼仪规范,培养情趣志向,尝试交际交往,从自然人的身份过度到了社会人。
家长要了解《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现代家庭教育目标定位》、《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职责范围 》等相关法规。
3、家长要树立学习意识,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在现代社会,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没有哪一样是天生就干得了的。人们不仅要在干中学,很多工作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但是,不少人有这样的误解:当父母不用学习,不需要培训就可直接上岗,更不需要什么资格证书,只要凭着自己长辈的地位和想当然的感觉实施教育就可以了。这是绝对不行的 。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条生命线就是亲子关系,因此,要想保证孩子的顺利发展,家长必须树立学习意识,必须重视家庭教育。比如: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陪伴孩子阅读、写作,跟孩子一起旅行、活动,一起学习特长,参加学校的家长学校等,都是在与孩子共同成长。
优秀孩子成长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和以身作则的父母。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父母身上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大多数家长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20年以前自己受教育时的方式,这对于你教育现在的孩子,肯定是落伍的。家庭环境变了,原来每家都是几个孩子,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经济体制变了,原来是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教育体制变了,原来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一切都变了,你还用老掉牙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会接受吗?家长朋友们,在学校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您也需要进一步学习,转变观念,和学校共同携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4、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我们做家长的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建立正面的思维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学校的活动、教学工作、包括各位任课的老师,您都要积极支持。真正优秀的家长都是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在孩子面前树立老师的威信,即使孩子有委屈的时候,也不会为了袒护自己的孩子而把老师说得一无是处。家长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与学校、老师保持同样的立场。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与老师的要求一致。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中,一再强调家庭的原生性,就是孩子生活的家庭,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氛围不同,所受的教育一定不同,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模仿能力极强。“以德育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上梁不正,下梁就歪,要想让下梁正,上梁得做好示范和榜样啊!这就要求家长要严于律己,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比如《三字经》里就有孟母择邻、曾参杀猪的故事。孟柯很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的游戏并学别人哭拜。孟轲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于是孟柯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于是,孟柯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这就说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能以身作则。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外出办事。可是儿子又哭又闹吵着也要去。曾参的妻子被缠得没有办法,只好哄孩子要把家里那头肥猪杀了给孩子吃。这一切,都被旁边的曾参看在眼里。过了一会儿,曾参的妻子回到家,只见丈夫正准备杀猪呢。妻子赶快上前劝说。曾参严肃地说:“小孩子啥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听从父母的训教。你做母亲的说话不算数,哄骗孩子,就是教孩子也去讲假话,去欺骗人。这样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妻子听了,非常佩服丈夫这种精心培养孩子诚实品德的高尚行为。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做不到的不要说,说出来的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古老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家长,同样是有益的教育资源,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
总之,在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任务,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应当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的优势互补,为家庭养育优秀的孩子,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家长要了解学校的要求并给予配合
(1)、国学经典进课堂
这两年,本着2+3的育人目标,学校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学生相继学会了《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今年学校又组织学背《论语》,许多家长都认为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经典是做人的根本,为人之道。如果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那么其它事情也肯定做不好。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来诵读,更要从孩子抓起,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关键。
对家长的要求和建议:
1、 提倡亲子诵读。
父母和孩子根据学校要求,一起制定诵读计划,每天坚持,共同成长;早晨起床后抽出5分钟,温习背诵;晚上写完作业后再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这些都是不错的做法。
2、 假期要坚持诵读
诵读经典,贵在坚持。假期中,父母提醒孩子不要完全放松,仍要经常练习诵读。温故而知新吗。
3、 积累名句名段。
对于孩子已经熟读成诵的名句名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抄写下来,如此积累,对于今后的习作练习会大有好处。
4、 学以致用
学习经典,并不是单纯的读死书,而是要把书里的知识化作做人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有心的家长会适时提醒孩子在生活中运用经典,践行智慧,学做人,学做事。
(2)乐器进课堂
1、家长首先要提醒孩子爱护乐器,尽量不要损坏。如若损坏应立即与老师联系,及时维修,以免影响孩子上课时使用。
2、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多吹多练,真正掌握一门特长。
3、配合学校要求,了解音乐课进度,练习老师指定的曲目,实现特长教学进课堂的终极育人目标。
(3)考察学科很重要
1、家长要从思想上重视考察学科,知道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课前准备要充分,做到有备无患。体育课要求的着装,美术课用的彩笔、油画棒,综合课、科学课用的手工制作材料,电脑课要带的鞋套,个别学科要求准备的资料等,家长都要提醒孩子准备好。
(4)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1、根据各科老师要求,督促孩子认真及时完成复习测试卷,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甚至可以根据复习的规律提前复习,走在时间的前面。
2、语文学科具体要求:
每天听写一个词语盘点,坚持反复听写,达到学过的生字词彻底掌握;
隔天听写一次日积月累,熟背成诵,并能正确书写;
重点课文要熟读,重点段落要背会;
抽空阅读精品作文,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好句好段;
培养认真细心的书写习惯,杜绝漏题现象发生。
注意作息时间的调整,辅导要适度,不要让孩子过度劳累,更不能给孩子造成厌学情绪。
(5)其他要求
甲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所以您今后还要坚持每天早晚按时测量体温,并如实记录;
发现孩子有感冒症状或发热,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并听从安排,让孩子在家隔离治疗一周;隔离期间每天早晨7:30左右发送孩子当天的体温到班主任的手机上,学校要做记录;孩子病愈后持医院相关证明到校,找校医开具入班证明,然后入班;
为了所有孩子的安全,任何家长不得瞒报孩子病情。
(结束语)有人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挣了多少钱,获得了多高的社会地位,而是要看他是否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祝愿您的孩子早日成龙成凤!
本期家长学校作业:
家长学习重点篇目: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75——87页。下周三早晨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