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区分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更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严谨性,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天平,认识等式。
出示天平,学生说一说对天平的认识。
教师:利用天平可以称出一些较轻物体的重量。在天平的一边放上物体,另一边放砝码,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说明天平平衡,物体的重量就等于砝码的重量。
演示1:左边放了两个10克的砝码,右边应该放多少克才能让天平保持平衡?
20克。
你能根据演示列一个算式吗?
10+10=20
继续用物体、砝码进行演示,列出式子,板书:
20+x=50 3x=60 30+15>40 5a<90
说一说:你能把上面的式子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吗?
学生分一分:可以按照有没有未知数进行分类:分为有未知数的和没有未知数的。也可以按照是不是相等进行分类:分为相等的和不等的。
概括: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左右两边不等的式子是不等式。
二、情境导入。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受国家保护的珍贵的珍稀动物?
学生口答。
教师:大家知道的这么多,看来平时大家读书很多。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些珍稀动物。
出示情境图,学生读一读相关的信息。
三、探究交流,合作学习。
1、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1)同学们,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说一说。
出示“合作探索”中的问题:能不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1980年的只数和2004年的只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说说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式子的各部分表示什么?怎么列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在一般情况下,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板书:x+300=400
(2)、根据大熊猫的资料提出问题:你能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大熊猫2004年人工养殖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式。
10x=1600
说说思考的过程。式子中每个数或字母表示的含义。
(3)、根据东北虎的资料提出问题:怎样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东北虎2003年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然后小组交流,说说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3x+100=1000
式子中每个数或字母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方程的意义。
师:观察这三个式子,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讨、交流。
教师小结:像x+300=400、10x=1600、3x+100=10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写方程。
学生尝试写一写。然后判断写的是不是正确。
强调: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等式,第二是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判断,下面的式子是方程吗?为什么?
10+a=85 17-8=9 23x>58 42÷7=x
学生判断,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订正。
想一想:等式与方程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概括: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
四、自主练习,巩固提升。
1、自主练习第1题,独立完成,交流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先用语言说一说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填一填,订正时强调列方程时不能把x单独放在等式的一边,列方程不用写单位。
4、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读题,尝试列出方程。再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指名回答板书,说说题目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在小组内先说一说。说一说: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板书:
方程的意义
像x+300=400、10x=1600、3x+100=10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