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可能性
元旦前的那个周末,没有了冬日的严寒,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的。午后带着儿子来到户外享受这冬季少有的日光浴。玩儿了一会儿,儿子说:“妈妈,就我们俩人傻呆呆的在这儿玩儿,实在没意思。咱们做个游戏吧。”就我们两个人能做什么游戏呢?我心里盘算着。突然,我想起来我的口袋里装有几枚硬币,我立刻掏出那五枚硬币。我说:“条件有限,我们就玩猜硬币游戏怎么样?”儿子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一听见“猜”字,两眼放光,“妈妈,怎么玩儿呢?”我想了想说:“咱们先来玩一个古老的游戏,猜正反吧。猜对了,我给你捏背十下。”(儿子最喜欢我给他捏背了)
于是,我拿出其中一枚硬币,告诉他有数字的一面为正,有花的一面为反。然后让儿子转过身去。我把硬币抛起来,落地后让他猜哪一面朝上。第一次他猜对了,有点儿小高兴,但是接下来的几次不知是因为巧合,还是他点背,都猜错了,小家伙就有点小生气了。于是,我们暂停游戏。
我问他:“儿子,你想一想这枚硬币落地后哪一面朝上,有几种情况呢?”儿子想了想说:“两种。”
“哪两种?”我继续问。
“可能是正面朝上,还可能是反面朝上。”儿子不假思索的说。
“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我继续追问。
“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二分之一。”儿子思考后大声的回答。
“你怎么知道的?”我故作惊讶的问。
“妈妈,你看这枚硬币总共就一正一反,那肯定都是二分之一了。”他信心满满的说。
“儿子,你太厉害了!‘可能性’可是初中生才学习的概率知识呢。”我及时的表扬一番。此时他的不高兴心情已经一扫而光了。
“那我们再换一种玩儿法吧。再加大点难度如何?”
“好吧,好吧。”儿子迫不及待了。
我把五枚硬币都拿出来,我们一起看了一下它们每一个上面的年份。两个2010年的,一个2011年的,一个2005年的,一个2008年的。然后,我把它们混在一起摇了摇。接着我从中任意拿了一枚,让他猜我拿到的是哪一年的,我每拿一枚硬币,他有两次猜的机会。结果第一次他就猜对了,我拿的是一个2010年的。
我说:“你怎么先猜2010年呢?”
“2010年的 两个,当然拿到它的可能性就大。”儿子认真的解释道。
我乘兴追击:“那你知道我任意从中拿一个的话,拿到每一个的可能性是多少吗?”
“拿到2010年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二,拿到2011年的是五分之一,拿到2008年的是五分之一,拿到2005年的也是五分之一。因为2010年的有两个,其它的都各有一个。”他凝神思考了一会儿,给我头头是道地解释起来。我心里暗暗佩服他的思维和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儿子,这么难的你都能思考出来,看来我儿子确实爱动脑哦。你说的非常好!表扬!”儿子非常看重我的表扬,哪怕是口头上的。
接着我们又继续玩了几次,很巧的是这次他这次几乎每次都猜对了。然后,我们又反过来,他来拿,我来猜,结果我每次都猜不对,这让他很是激动和高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儿子既快乐的享受了日光浴,又亲身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和思考为他带来的“妈妈的表扬”!
简单的游戏,快乐的午后时光,我们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