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逻辑狗,感悟数量关系
今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看到家长园地上贴着一张《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很有意思,孩子的思维发展,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提高的呢。于是拍了照片留念。
回到家看到嘟这几天正玩的逻辑狗,就书上的内容和老师的这个对照了一下,不错,有些挺契合,有些则可以以老师的《数量关系》为指导,用逻辑狗为素材引导孩子在这方面的练习。呵呵,下面就从非专业人士的角度分析一下:
1.等量关系
物体、形和数的二、四等分,数的组成中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等量关系。
比如10的拆分,可以让孩子自己把缺少的数写在纸上,之后让孩子再进行对照,发现1和9、9和1,2和8,8和2都能相加得10,从而理解总数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在孩子玩积木玩具、七巧板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孩子感受物体、图形的等量关系。
2.守恒关系
在4-5岁形和数守恒的基础上,5-6岁幼儿可通过量的守恒进一步提高思维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如:长度守恒、容量守恒(水、泥团)等。
感觉这页停车场的卡片挺好,停车场的位置都是10个车位,能容纳10辆车,总数是不变的,开来2辆车或开走1辆车,无非是数上的加加减减。
生活中的守恒也很多,天平两端的平衡,一根树枝折断再拼起来,孩子洗澡时玩的小水桶、水杯,也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大自然中的守恒。顺便推荐一本图画书《风到哪里去了》。
3.可逆关系
除物体量的正逆排序外,还有数的逆排序(倒数),加和减互为逆运算等。
可爱的鸭子排序,还可以跟孩子角色扮演呢。红领结红领结鸭子你是第几只?嘎嘎,我是第2只!戴眼镜戴眼镜鸭子你是第几只?嘎嘎,我是第3只!项链鸭子项链鸭子你是倒数第几只?——注意,是倒数哦,嘎嘎,我是倒数第7只!
看看这个上学路上,树上停着几只鸟?树上停着6只鸟。飞来4只总共多少只?总共有10只。这幅图上书包总共有几个?这幅图书书包总共有7个。拿走2个还有多少个?拿走2个还有5个。
4.等差(双重)关系和相对关系
幼儿认知三个相邻数的关系后,进一步认识1-10的数列中任意一个均比前一个数多1,比后面一个数少1,这是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等差关系中包含了相对关系。在数或量的序列中任意一个元素均具有相对性。如3、4、5三个数,4与3比就大,与5比就小。
这个没找到10以内的,看到一个20以内的将就用。有个正面和一个背面的巩固练习。都能看明白,不罗嗦了。
5.互补关系
指当整体分为两部分时,部分之间存在着消长、增减关系。数的组成中的两个部分数之间就存在着互补关系,即一个部分数减1,另一个部分数加1,而总数不变。这是一种规律,掌握它则有助于儿童运用推理自己探索10以内各数的组成。
这个小鸡的卡片可以用。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的数字填5正好10个。左边有3只小鸡,右边的数字填7。当左边小鸡达到9只时,右边的数字只剩下小小的1。孩子观察可以发现,左边的小鸡越多,右边的数字越少。当右边变成小鸡,两边都是小鸡时,情况是一样的。左右都换成数字,亦然。
生活中的例子嘛,平时跟孩子分糖果的时候最见效了,总共10颗糖,分给妈妈5颗,自己剩5颗,分给妈妈4颗,自己就多了1颗……哎,这个孩子其实心里最清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