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小学作文 >

中医养生(第56期)—藥作文

2017-06-15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第56期)时间:2016年4月8日(周五)19:30地点:华英书苑二楼主讲人:张志林先生藥这期张老师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第56期)

时间:2016年4月8日(周五)19:30

地点:华英书苑二楼

主讲人:张志林先生

这期张老师继续讲黄帝内经•素问第七篇《阴阳别论篇》。“阴阳别论”中的“别”是另外,特殊的意思。本期主讲脉之阴阳,侧重于其在三阴三阳经病症诊断方面的意义,与以往所讲的阴阳含义有所不同,还详细讲解各种脉象对应的病症。

 

首先,张老师跟大家分享了本篇中的一节内容:“四经十二从,何谓?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意思是说:四经即肝、心、肺、肾四脏的脉象,它们和春夏秋冬四时相应;十二从即十二辰,它们和十二月相应,而十二月又和十二经脉相应。

 

接着,张老师又跟大家分享了,“去为阳,来为阴。急为阳,迟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虚为阳,实为阴”。张老师说这么多阴阳关系,其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中医用脉象诊治疾病的原理。

 

然后,张老师告诉大家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望、闻、问、切。

1、望诊: 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 神志清楚, 语言流畅, 反应灵敏。

2、闻诊: 闻就是用耳朵听, 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老人一般身体味道比较重,原因是他们身体大部分经络都郁堵了。40岁的人,郁堵比例一般是40%。

3、问诊: 看病时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

4、切诊:切诊就是切脉、候脉。切脉部位多在寸口, 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 因五脏六腑的脉都会合於此脉, 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一般常见的脉有浮脉、数脉、滑脉、弦脉。

 

因为这一篇内容主要讲的是脉象,所以,张老师重点讲解了中医是如何给病人诊脉的原理和方法。听了张老师的讲解,使我茅塞顿开,也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把一下脉搏就能知道人五脏六腑的疾病所在,中医真的很神奇。讲完课后,我们大家都听得有些迷迷糊糊,感觉真是太难了。张老师解释说,讲这节课的目的不是让大家都能成为医生,学习中医也没有这么简单。目的是让大家对诊脉有个了解,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下面把张老师关于诊脉的讲课内容分享如下:

人有24种脉象,明朝李时珍又发现三种,现在为27种脉象,分别为:浮、沉 、迟 、数、滑、涩 、虚 、实、长、短、洪、微、紧、 缓、芤 、弦 、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每种脉象并有歌诀解释。先讲了脉象在手上的位置。

 

中医养生(第56期)—藥作文

左手手腕处对应:寸   关   尺

               心   肝   肾

               天   地   人

右手手腕处对应:寸   关   尺

               肺   脾   命门(右肾)  

          

接着,张老师跟大家讲解了部分歌诀:

阳  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阴  沉脉: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阴  迟脉: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痂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阴 弦脉: 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

          怒气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阳中之阴  滑脉: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脉象里提到了滑脉,张老师说从“滑”这个脉象上就能诊出女子是不是怀孕,而且还能诊出是男是女。

 

张老师又给大家讲了人从生病到治病的过程:

1、人刚生病时,一般都是在等待,看能不能好。

2、等过之后,没有见轻,就开始吃药。一般是吃西药,就是常说的三素一汤。“三素一汤”是指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方法的简称。“三素一汤”已经成为不少医院治病的“常方”,其后果就是造成细菌耐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现在的人一般不吃中药了,其实古时候草药治病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什么药方都有,包括治疗癌症的药方。不吃中药的原因是嫌中药的药效慢,究其原因是药材的来源出了问题:一是现在很少有人去采野生的草药。二是地域种植的区别。三是药材的生长期达不到。这些原因都影响到了草药的药效。

3、大家可能都在想了,人生了病,不吃药,不治疗,那怎么办呢?

    张老师说,古代药与乐同音(yue),药从乐音,刚开始是‘祝由’和音乐治病,后来发现草也能治病,然后乐上面又加了个艹字头,就是现在的药字。“藥”这个字是“药”的繁体字。“”这个字是“乐”的繁体字。大家看,两个字是不是很相似。其含义是:消除疾病,恢复快乐。

古时,音乐分为:宫  商  角  徵  羽    五音

                1   2   3   5   6    简谱

脾  肺  肝  心  肾    五脏

君  臣  民  事  物

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对应的曲目,闲事大家不妨听听。

属脾的音节:宫音,最佳曲目是《十面埋伏》

属肺的音节:商音,最佳曲目是《阳春白雪》

属肝的音节:角音,最佳曲目是《胡笳十八拍》

属心的音节:徵音,最佳曲目是《紫竹调》

属肾的音节:羽音,最佳曲目是《梅花三弄》

 

  张老师还告诉大家,佛教的佛音对人体的五脏有治愈效果就是这个原因。张老师说,通过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使人健康,但是,最好的“药”是锻炼。“肾”是先天之本,是维持人生命的根本,肾气足身体才会好,今天就教大家八段锦的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式也很好学。希望大家能每天坚持锻炼,经络通百病消。

    “两手攀足固肾腰”功法作用:两手攀足固肾腰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阳关、委中等穴,有助于防止生殖泌尿系统的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通过脊柱大幅度的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躯干前后身躯脊柱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同时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其活动。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学习和记忆,我现在把八段锦的口诀按照学习顺序依次添加: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