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倾听不能少,声音动作一起来
——5.8我的习作课
这是一次关于小动物的二次写作。
谈起二次写作,我总感觉有无尽的话要说。每一次习作,高年级的孩子也好,低年级的孩子也罢,作品出来之后,文字里带来的还是孩子本身就有的雏形。无论课前的“干预”有多少,这种感觉总是挥之不去。
无数次的试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二次写作才是孩子真正“成长”的课堂。这种写后的“评”比写前的“导”要有效得多。
所以,对于每一次重要的习作,我都要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写作。
这次,也不例外。
批改豆豆们的习作,有几点可以发现:三分之二的孩子能掌握“观察+想像”的写法,一半的孩子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其他的就不乐观了。这种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有些乱,二是“想像”脱离现实,有些失真,三是写“故事”干巴巴,动作很少,声音根本没有,流水账开始成为显性问题。
我想了再想,把二次写作的目标定为: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关于小动物的文章要写哪些内容,让孩子更准确地掌握“观察+想像”的写法,让孩子有描写动作和声音的意识。
♥读文章,说一说文中写了什么。
请播音员分段朗读两篇文章,其他孩子思考所读的段落的内容。
小金鱼
李依南
我家的鱼缸里有七条小金鱼,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小贝、小黄......
它们的眼睛黑黑的,又大又圆,就像一颗颗黑珠子。嘴巴圆圆的,最喜欢吐泡泡。尾巴就像一把把扇子。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就像在水里玩杂技,可活泼呢!
我站在鱼缸前,小鱼就活泼地游过来了。
我特别喜欢这些小不点,它们很可爱。
小白兔贝贝
梁义丹
我生日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我给它取名叫贝贝。
它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鼻子黑黑的,嘴巴大大的,舌头红红的。它的毛是雪白雪白的,像雪花落在了它的身上一样,漂亮极了。
每次我上学回家,小白兔贝贝就蹦蹦跳跳地向我扑来,就像看见了它的朋友一样。我喜欢抱起来它,因为它的身子很暖和。
那天,妈妈给了我一根胡萝卜。我不吃,给了小白兔。小白兔拿起萝卜就吃了起来,看见它吃的样子,我笑了。
我很喜欢我们家的小白兔贝贝。
在选文章之前,本来从网上选的别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但一想,这节课的作品不如选自己班里的孩子的。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表扬和鼓励的好机会。所以,就选出了内容比较完整和规整的两篇作品。当然,这是按部就班的学习,班里还有几个孩子的文章有灵气,比如王若妍的,完全是自成一统,我打算下一节写之前再给豆豆们读,也是一种借鉴。
这个环节中,播音员读一段,孩子们说一段,基本上就能把要写的内容说完整。这个过程有点枯燥,之前安排孩子做了一个“火眼金睛擦擦亮,耳朵里的鸡毛揪出来”的小游戏,能起到不错的调剂作用。
孩子们的“分析”如下:
一部分:可以写姓名、住在哪里、或者从哪里来
二部分:可以写小动物长的样子,比如眼睛、嘴巴、尾巴、毛……要注意“观察+想象”的写句子方法。
三部分:可以写写小动物的故事
四部分:要有一个结尾
这样孩子说下来,文章最基本的内容就不会“跑偏”。在说的过
程中,我顺势强调了两个细碎的知识点:一是“她、他、它”三字的区别;二是想象要合理,比如“小狗的眼睛像两只红红的大苹果”就太离谱了。如果读的人感觉你是在说假话,就会不喜欢你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是失败的。
♥读文章,诊一诊文中缺了什么。
请播音员分段读,豆豆们做神医,看谁能最快地找出毛病。
小狗贝贝
我的小狗贝贝,它很可爱,它的耳朵像三角形。
小狗贝贝的眼睛黑黑的,像两颗黑黑的瓜子一样。
贝贝的嘴张得大大的,舌头红红的很可爱。
小狗贝贝
我家的小狗叫贝贝,它很可爱,它身上的毛就像洁白的云朵。
我家的贝贝很喜欢我,我每天都会喂它东西吃。
它每天都会跳来跳去,它的尾巴软软的。
它的耳朵就像三角形,鼻子黑黑的。
眼睛就像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它的腿就像大树一样。
它的舌头红红的。
它的嘴巴很大。
我一吃完肉,我就把骨头扔给它。
我很喜欢它,它很爱我!
这两篇文章也是班里豆豆的,但无论如何都不能署名的。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孩子会难为情,其实孩子自己根本不知道是他自己的。忘性很大!
孩子们在讨论中,发现第一篇文章内容残缺得厉害,比如小狗从哪里来?小狗的故事?在孩子们的强烈建议下,我充当了魔术师,当场一起改故事,直到他们满意为止。这个过程不可少,快一点的孩子会受益很多。慢一点的孩子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他们只能慢慢来。
第二篇文章太乱,是我来读的,我利用加强语气和停顿的方法,让孩子注意到其中的错误,并一点一点地引导孩子发表意见。最后张浩迪说:“不改了,不改了,他写得太乱了,我都头晕了。”真是一语中的,这也是我带着他们改这篇文章时要说的话。至此,火候已到,我告诉孩子们,写作一定要有顺序,该写什么心里一定要清楚。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再次复习上一个环节强调的写作内容。
♥读范文,议一议文中多了什么
出示优秀例文,老师读要强调的段落,并重读其中的动词和描写声音的句子,让孩子们演一演。
小狗“莎莎”
我外公家养了一只调皮可爱的小狗,我特别喜欢它。
它的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黑葡萄。它的毛是黄色的,柔柔的。我最喜欢把它抱在身上,像一个毛球暖暖的,软软的,好舒服啊!
每次我外公家,它就上蹦下跳地向我扑过来,趴在我的身上,赖着不走,还“汪汪”地叫着,好像在说:“好朋友,你可来了!”
莎莎爱吃骨头。有一次,我吃完鸡腿,刚把骨头扔进垃圾桶。莎莎看见了,像风一样跑过去,一头扎进纸篓,叼出骨肉,趴在地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我喜欢莎莎。
这个例文的出示与品读主要是让孩子们认识到,想让自己笔下的小动物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就要写一写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这样文章才不会是干巴巴的流水账。这样的要求对二年级的豆豆来说,有点高,一般情况下,他们能写下来就不错了。但我觉得,孩子必须从一开始就有这种意识,写一次强调一次,才不至于到了高年级整篇都是流水账,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
处理这个难点的时候,我让孩子演了演。我一读,满教室里都是蹦的、跳的、叫的、摆手的、甩脚的……很配合习作里的描写。这样下来,他们都能说出例文中比我们自己的习作多了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并感觉到这样写很有意思。能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了。快一点的孩子会有意识地用上,慢一点的孩子还需要多次的强调和反复,也着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