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学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每年的这一天,百姓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吞食屈原的身体,从此就把端午节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这一天我都会吃上香甜的粽子,今年我想自己学包粽子。妈妈提前给我准备好了食材。
首先把糯米洗净,提前在凉水中浸泡3-4小时。一般中午浸泡,晚上包即可。粽叶要提前浸泡,泡好之后在锅中煮沸消毒后才能用。糯米浸泡好之后,控干水份,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大枣洗净,煮一会,将其果肉煮泡丰满。用蜜饯枣代替也可以,这个更甜!
开始包了: 把粽叶折一条窄边
将粽叶自底部起卷起,呈漏斗形,漏斗下方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糯米。
用勺子挖少许糯米放入漏斗中。要是用小枣,可以先放入一颗,再放少许糯米,馅不要加太多,7分满就好. 左右两边的粽叶向内折叠。
把对着自己的小尖角折上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包上了可以绑绳子了......整个过程都要用手压住,一不小心糯米就会漏掉 。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难......
总算包好了,看!我包的还不错吧,就是有点大,哈哈......
接下来就是烧粽子了,拿了家里最大的锅,加冷水,大火烧滚,小火焖,烧了差不多6个多小时,让粽子留在里面自然冷却。
粽子出锅了,真香......
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那就赶快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