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夏日之冰块
冰块是一种非常“百搭”的东西,它即可以整粒的单独食用,又可以搅碎了做沙冰、冰粥等冷饮;既是调酒的必备原料,又是冰镇饮料、咖啡的好帮手;既能用于饮食料理,又能用于生活药消炎、止痛;它甚至还是一种建筑材料,哈尔滨的太阳岛上便有用冰建起来的冰餐厅,餐厅里还有纯冰的吧台,美轮美奂,让人叹为观止。夏天里如果没有了冰块,真不知道会失去多少畅快和乐趣。
在冷冻技术、冰箱发明之前,冰块只是冬天的产物,古时的达官贵人们有“冰窖”,可以储藏冬天的冰在夏天使用,但王谢堂前燕,不入百姓家。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冰箱,随便一水,一个冰格,就可以造出冰块,是不是一种奢侈呢?记得高三那年夏天,家里终于买了冰箱,我激动万分,早就羡慕别的同学家里有冰箱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冰块,用白开水和白糖水做了好多盒,自己做出的冰块是有些粗糙的,它们并不那么清澈透明,中间有雾状缝隙,底部有较多积水,但已足以令人惊喜。我把冰块用小袋子装起来冷冻存放,每日放学回家,热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爸妈又规定饭后才能吃西瓜,于是,总是先取一枚冰块出来,含在嘴里。最初总是一阵让人战栗的冰凉,然后慢慢趋于柔软、温和,当冰块在嘴里慢慢融化殆尽,身体的燥热也随之逐渐消散,心静了下来,胃也显示出真实的饿的状态,不用爸妈催促遍高高兴兴地去吃饭。冰块最大的优势是单吃的时候不影响双手工作,噙着冰块还可以写作业,而且冰块能在口中存留较长时间,不像饮料那样需一饮而“进”,也比冰淇淋清爽解暑。冰淇淋容易让人慵懒沉醉,冰块使人振奋清醒。妈妈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也喜欢在嘴里含一枚冰块,我还用毛巾包裹了冰块敷眼睛,治疗我的黑眼圈和肿眼泡。小小的冰块伴随小小的家庭舒心地走过一个个火热繁华的季节。
中餐里似乎不备冰块,去西餐厅的时候,weiter总会在端送咖啡或果汁、柠檬水的同时,送来一杯冰块。这些冰块十分清澈纯净,和家里自做的完全不同。水晶一般的冰块用简单透明的杯子盛着,摆在桌上,如精雕细琢的工艺品一般,让欣赏它的人们感觉到一种生命的纯粹和心灵的净化。佛祖说“愿心似琉璃”,而我会说“愿心如冰块,似水晶”了。有人认为额外加入冰块来获得冰镇饮料是多此一举,不如直接在冰箱里冰镇,但获得的口感不一样。直接冰镇的饮料,饮用第一口的时候会与你的口腔和胃形成强烈反差,长此以往,会伤害肠胃,而且放置于外界室温中的饮料会越来越“暖”。使用冰块则不一样,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在饮料中酌情添加冰块,冰块使饮料逐渐变凉,让你饮用起来渐入佳境,若想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而用吸管搅拌时,还能听到“哗啦哗啦”——冰块碰撞的美妙音乐。
自己生活后,我买了各种花型的冰格,有心型、花朵、星星和水果,做出各种玲珑晶莹的冰块,它们也是充满无限好奇与渴望的心灵模型,是我夏日流动的情思诗意的结晶。有了女儿后,我更加雀跃着和女儿一起在夏日里透过晶莹的冰块感受诗意。它们沉浮于我们的可乐、果汁和纯水中,把炎炎夏日变得清凉而恬然;姐姐家中一台闲置的碎冰机拿给我后,它们也被我加工、点缀了做成冰粥、刨冰或冰酪等冰点,这些冰点严格来说已经不是冰块,是介于冰块与冰淇淋间的食品。某些时候,不喜欢冰淇淋的复杂甜香,也不喜欢冰块的简单清淡,便尝以尝那些别样的冰点,“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不知不觉便徘徊于梦幻与现实之间,成为“此心安处即吾乡”的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