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那么下面是读书人网小编整理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闲谈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十八届六中全会闲谈体会一秋叶正红之际,力度空前的中国新一轮改革洪波涌起。
10月24日至27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
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
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改革的实践在基层,基层改革者任重道远。
人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是安徽小岗村农民对包干到户的大胆探索,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正是建立在这样许许多多基层改革者的探索之上。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基层改革者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落实。
能否让更多的基层改革者站出来,点燃他们心中投身改革的激情,从而凝聚起一切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力量,将成为本轮改革迈向成功的关键。
要让一切心有梦想的基层改革者脱颖而出。
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突破的不仅有思想领域的条条框框,更有现实利益的盘 根错节。
今天的改革者往往也是被改革者,需要面对在各种利益表达中调整利益格局、取舍利益分配的巨大压力。
人们有理由期待,顶层设计能够为基层改革者创造相对宽容、宽松的体制机制,允许犯错,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让更多的改革者打消顾虑、轻装上阵,为全面深化改革汇聚一切正面力量。
要让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充分迸发涌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对于改革的诉求也都有各自利益立场上的深度表达,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是改革者”,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并不缺乏。
但是,面对相对固化的利益格局和不断增强的改革阻力,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改革的信心不足,因而缺乏参与改革探索的主动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激发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改革、个个奉献智慧的改革新格局,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空间,打造广阔的平台,畅通无限的渠道,全面激活基层改革探索的热情,让一切有利于改革探索的创新能量迸发涌流。
我们相信,基层改革者的队伍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改革也将在全面深化中展现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
十八届六中全会闲谈体会二2016年10月28日,我所在的研究生党支部集体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内容。十八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全会公报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次被写入共产党全会的公报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轨迹: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将“三个全面”上升到“四个全面”。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四个全面”每一个“全面”都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又有“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之别。“战略举措”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或者说,“战略举措”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也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好,全面从严治党也好,都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写入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说明这已经形成共识,成为全党统一的意志,有利于今后全党更加自觉地朝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方向前进,推进四个全面协调发展。
在“四个全面”布局中,个人对“全面依法治国”印象比较深刻。十八大至今,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十八大报告用“亡党亡国”来警示****问题的潜在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当选后的首次亮相中,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表露反腐决心,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是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专题在党的全会上进行集中探讨和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更是将“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四大战略布局之一重点突出。可见依法治国对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
回顾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现象。一些官员法律意识淡化,搞特权,破坏了公平正义,百姓怨声载道。理顺百姓的不平之气,还给百姓应有的公平正义已成了治国理政的必然。反腐倡廉是树立公平正义最好的行动。“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倡廉新风兴起,响应了民意,理顺了民气。反腐倡廉能取得成功,公平正义能得到伸张,得益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反腐的“铁腕”和魄力。到现在为止,已有几十只“大老虎”被打,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能成为常态;有了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会成为一种惯性和素养;也只有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才会得到保障,不会成为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通过十八届六中全会主题的党支部学习,个人对于国家未来五年或者更长远的发展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当然国家要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奋斗。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我也明白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而在追求进步,发展自身的时候我也将始终牢记如下准则:一定要学法、懂法、要依法办事,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制度,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做违法事,不做违心事,对身边人真诚,对工作认真严谨,时刻准备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十八届六中全会闲谈体会相关内容
十八届六中全会闲谈体会三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
“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不懈奋斗。”“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专家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他们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的心得体会。
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化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化。”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张加华教授认为,党的十八大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主题,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勾画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冲锋号。十八届六中全会,又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正如人民日报社论所言,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她说。
在她看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部署,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张加华说,当前,我们党的政治生态出现了一些问题。“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制定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告诉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党的伟大成就的源泉,是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石,更是党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的关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都不能松。
“蓝图已经绘就,征程已经开启。对地方党委来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首先,地方党委(党组)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她说,其次,地方党委(党组)要全面履行领导责任,结合地方实际采取积极措施,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新南京不懈奋斗。
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两个重要制度放在一起审议,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江苏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孙肖远说,《准则》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保障,标志着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取得了又一个重要进展,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在他看来,六中全会对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做出制度安排,集中解决的是党员党性锻炼和领导干部民主监督问题。一是通过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严肃认真的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员党性的熔炉作用;二是通过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划定红线,明确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违反政治纪律,是不允许做的,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对政治生态的净化作用;三是通过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和机制,明确党内监督对象、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破解同级监督不力等问题,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主体的能动作用。
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向制度化方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新定位、确立了新构架,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向制度化方向纵深发展。”南京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高信奇说,党要管党、管党务必从严,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主张和做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管党治党提升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定位。“全面从严治党是新一届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鲜明标识。从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到六中全会全党集中讨论研究部署,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科学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他看来,全面从严治党,使得党的自身建设主体、内涵、任务、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凸显,管党治党进入新境界。
“六中全会精神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宣言书和行动指南。”他说,地方和基层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要用《准则》和《条例》规范自己的言与行,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约束与激励之间的关系,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鼓足干劲,为实现“强富美高”新南京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南京篇章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