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闹情绪时最好不要问“为什么”
---亲子共读《生气汤》
霍斯今天有一箩筐不如意的事。(林林:什么是不如意啊?知道提问题了,真棒!不如意就是不如自己的心意,有些事不能满足自己的时候就会不如意,)
他想不出第三题的答案。(不会做题心里就不如意)
琳达给他一封情书。
还有,同学带来一头名叫露露的牛,表演的时候踩了他一脚。(霍斯真是倒霉)
好像这些加起来还不够倒霉似的,放学时,妈妈居然找珍珠阿姨来接他。(妈妈没有亲自接他也不高兴了)
珍珠阿姨开车横冲直撞,一路吱吱嘎嘎,差点儿压死三只贵宾狗。
霍斯气得想打人!他用力踩了一朵花。(拿花发泄也不是一种好办法哦!林林:要爱护花)
妈妈对他说:“嗨!”霍斯发出“嘶”的声音。(我读的时候也发出“嘶”的声音)
妈妈问他:“今天好不好啊?”霍斯吼了一声。
妈妈说:“你有没有谢谢珍珠阿姨呀?”霍斯咚的一声趴在地上。
“我们来煮汤吧!”妈妈说。
霍斯一动也不动。他正生气呢,才不想煮什么鬼汤。
妈妈把锅子装满水,放到炉子上。
水热了,她撒进一些盐。
然后,她深深吸一口气,对着锅子尖叫。
“该你啦!”她说。于是,霍斯爬上凳子,也对着锅子尖叫。
妈妈叫得更大声。
霍斯吼吼吼了好几声,还对着锅子龇牙咧嘴。
水开了。
妈妈对着锅子吐舌头。(我也边讲边吐舌头,把孩子都有逗笑了,他们看看我再看看书,也禁不住又吐舌头又笑)
霍斯也吐舌头,吐了二十下。
他拿起汤勺乒乒乓乓地敲锅子。
他喷出最大一口火龙气。(你看像什么?林林:像葫芦娃中的火娃。对呀,霍斯把心里的不如意全都吐出来了。)
然后,他笑了。(为什么笑了?林林:不生气了)
妈妈也笑了。
霍斯问:“我们到底在煮什么汤啊?”
“生气汤。”妈妈回答。(我也学着画面上妈妈的表情做给孩子看,惹得儿子和女儿哈哈大笑)
他们就这样肩并肩站在一起,搅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亲子问答:
林林你有过不如意的事吗?
有
什么呀能给妈妈说说吗?
当我想要玩具的时候你不给我买(不买玩具是让林林生气最多的事。)
哦,那是因为家里的玩具太多了。不如意的时候你是怎么表达的。
哭,
你哭的时候我给你买了吗?
没有。
是的,哭是解决不了办法的。下次有不如意的时候我们也和霍斯一样煮锅生气汤,然后我们就不生气了。
说完。我们一齐吼了几声。不过这是高兴的声音哦!
【妈妈的感受】
故事中的霍斯在一天中过得很不高兴,他带着一肚子怨气回家,但是,霍斯的妈妈一不批评,二不教训,三不追问。而是煮一锅“生气汤”!也许有的家长会问孩子为什么生气啊……一大堆问题面对孩子。反而加深孩子回忆自己的生气过程而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而烦恼。无形是加深孩子的生气程度。霍斯妈妈采用的是一种情感转移法,对孩子的生气只字不提,而是用另一种方法消除心中的愤怒。疏通自己的生气筋脉,很值得我们深思啊!
中班曾和儿子一起看过绘本《石头汤》,《石头汤》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互相团结。因为三个和尚用做石头汤智慧的方法把村民的人凝聚在了一起。而这本《生气汤》也是经过妈妈智慧的做法让霍斯把心里的气一下子变得烟消云散了。真是高明的妈妈!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在重新学习,重新受教育的时候,但是受教育的形式、环境却完全不同了,已是为人母、为人妻的年龄了。小时候在家只知道和伙伴疯玩,除了吃饭都不在家呆着,对读书的意识很淡薄,真是虚度光阴啊!现在我才真正懂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深刻含义了。
尽管学习的形式变了,但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尤其是我们的共读时光更让我执着。今天读了这本书,让我和孩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我们边读边笑,可以看得出霍斯的妈妈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快乐。用自己丰富的表情让孩子笑。有时候想想自己因为工作因为孩子,天天都忙忙碌碌着,很少和孩子一起笑。今天晚上当我做出搞笑的动作,看到孩子天真的笑。我懂得了孩子的童年不就应该这样度过吗?
这本书给我的反思太多了。能读到它真是一种幸福啊!让我再次感到我们家长真的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儿童读物里竟然蕴藏着这么高的智慧,这么多育儿方法,也教会我们该怎么来做父母,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