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有感
今天见到管建刚老师是今年的第二次见到真人了,第一次是今年的五月份在青岛的《第七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他执教了一篇课文《水》。之前,在报刊上、好多的大家中看到、听到这个名字。从了解他的作文革命到了解他的阅读教学的指向性,我都一次次被震撼到。
今天,管老师在讲他的《作文教学的革命》,我们坐了一天都感觉到腰酸背痛,可他站着,拿着坐式的话筒讲了一天。从他的人生起点讲到现在的工作,从他开始的作文改革谈到现在成熟的做法,虽然下午三点时,大雨磅礴,但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这是他的作文教学的革命,不如说是给我们习作的一次洗礼,是一次头脑风暴。
他的学生一周出一张班级作文报,他一年最少出一本书,他是学校的副校长处理行政事务,他要出去讲课、做报告,他的工作激情,或者说他工作的动力来自哪里?他说,最初是来自对家人的热爱,为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有个好的生活、学习的环境。这是大实话,他没有大谈阔谈对祖国的爱,对党的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爱,也正是这样的小爱,是他开拓了自己作文教学的一篇广阔的天地。有了这样的动力,就有了十足的干劲,有了这股卯足的干劲,就有了教学舞台的大空间。这个空间,是他自己用干劲撑开的。
有人说自己没有大舞台,所以没有大展示,没有大发展。他说,一盆吊兰,你有阳光的普照,水土的滋养,你只管努力地生长,你不用抱怨花盆的窄小,不美,你的茁壮成长,定会让主人看到,他一定会给你一个很漂亮的,大的花盆的。这就是,干劲越大,别人给你的空间就越大。
梳理管建刚老师今天一天的关键词:
一、发表
自己300多字的《三月》偶然的发表,使很多人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写作的文章发表了,是管老师生命中的关键事件。他觉得所有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为了证实自己,他接连不断地写出了《四月》、《五月》、《六月》、、、、、、他写作的动力就是“发表”。是发表文章开辟了他成功的另一条路径。
二、真话
他自己讲真话,如自己工作的动力是爱自己的家人,所以他要求学生讲真话。这个讲真话就是写真实的作文,我手写我写。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我们的学生说假话就是从写作开始的。我们的任务是要让自己的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他说,眼睛看到的是真实的,只有心里看到的才是真切的。所以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他说儿童时期的写作是情绪写作,中学时期的写作是情感写作,大学时期的写作是思考写作,成人时期的写作是思想写作。儿童时期是情绪是不稳定的,是碎片化的,也是育人的关键期,我们必须让学生做真人,说真话。
三、动力。
管建刚老师有了动力,干劲十足,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学生也必须有动力。
有了每日的素材,就有了每周的作文投稿。
学生写作的动力一是等级评奖。什么作文新苗呀,作文新秀呀,班级小作家呀,班级诺贝尔文学家呀,等等,奖项极多,使得学生兴趣极大。
学生写作动力二是意志。当一个东西影响到自己生活的时候,人就一定去追求。所以学生们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所需,这样的坚持就是他们意志力的形成。
动力三是稿费活动。管老师用分版发表,分级稿费,用稿费购换活动等让学生乐此不疲。
四、助力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何况是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的孩子呢!每棵种子的花期是不同的,所以后进生是不可回避的一部分学生,我们必须照顾后进生。于是管老师开展“佳句精选”,“凡人亮语”“故事争鸣”等活动,让后进生找到自信。
管老师的理念新奇丰富,方法各种各样,创意层出不穷,动力源源不断。管老师是个有心人:有慧心、要耐心、有恒心、有虚心、有爱心。
管老师不愧为“管大忽悠”,就是这样的“忽悠”,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成为他的“赚钱的机器”,就是这样的“忽悠”,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写作停不下来,就是这样的“忽悠”,拨响了学生写作的那根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写作的激情。
二0一五年七月十八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