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城乡教师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心得

2015-01-14 
多媒体的使用,明显的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后,在这一点上,自己应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努力做到。

城乡教师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心得1

  刚到西关小学的日子里,首先我最大的体会就是领导的关心及老师间的互助与合作,使我感到了家庭的温暖,这个大家庭给我们创造了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使我们能够安心工作,免去了后顾之忧。

  在交流的日子里,我始终牢记使命,努力创造条件,为架起教育交流之桥而积极努力。在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不仅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更做到了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把学到教育经验带到我们学校,促进教育的友好交流。

  接下来的日子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西关小学老师强烈的责任感,就算是下课也都有老师在教室看着孩子和孩子聊天,他们给我的感觉就像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朋友,使我感受颇深。这也是我要学习的地方。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一名好教师,就必须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到西关小学以后,我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交流老师,学习西关小学的教学经验。

  我与西关小学教师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过与老师们的真心接触,我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人生的道理,更为西关小学教师身上的实干精神而深深感动。

  此外,虽然自己是一名交流教师,我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深入观察和思考学校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如学生课堂常规和学生作业的书写,积极与同事之间交流在管理中成功的经验与好的做法,与此同时,在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也使我拓展了眼界,开阔了思路,锤炼了能力。

  对于我们学校我相信我们交流教师将是一缕清新的空气,于自身而言,交流的经历也赐予我们一段新鲜而又独特的体验和感悟,生命会因它而更加精彩缤纷。这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路明灯与奋斗不息的不竭动力。

  城乡教师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心得2

  2015年1月24日至1月28日,我们一行11人去城关中学参加了城乡教师学习交流活动,在这为期五天的学习中,我收获很大,获益匪浅。在此,就将自己一周来的学习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月23日晚报到后,我们和指导教师在会议室参加了见面会,并听取了城中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本次学习活动的日程安排、要求及注意事项。24日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随后又在刘杰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各部室;之后,就进入课堂,认真听课,课后,与指导老师积极探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惑。27日早,在指导老师的辅助下,进行了两节多媒体汇报课教学,接受城中语文教研组、学校相关领导的验收考核;27日下午至28日早,又听取了多位交流老师的汇报课。28日下午,全体参与学习交流人员召开了总结会,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严格按要求办事,每天三晌按时到校,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课,认真批改作业和试卷,积极参加班上各种活动,主动与指导老师交流探讨;同时,又参加教研活动、各种校级教学观摩、班会观摩等。一周时间,自己共听课10节,撰写教学设计3篇、教学反思3篇,制课件3个,上多媒体汇报课2节,参加学校集会4次,班会观摩1次。

  二、我的感想:

  1、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发展能力为主,以育人为重。

  我们教师的通病是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塑造。长期以来,我们总是陷入“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在参观了城中学生作品展室后,我们11位老师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都为学生们的才华而赞叹不已,不少老师还频频拍照留念。从学生们的各种作品(粘贴画、手抄报、书法、手工、国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是学校开放的、先进的办学理念。而这正是我们乡村学校有待提高的方面。

  文化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过于强调的话,只能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于人、于国、于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有人说“中国最大的失败就是教育的失败”,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无论怎样,教育还是应以发展能力为主,以育人为重。作为教育者,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长远的目光,不能急功近利,只重分数。

  2、克服“文人相轻”的陋习,虚心求教,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本次活动,我的指导老师是七年级五、六班语文老师余军平老师,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无论是工整的板书、还是优美流畅的语言、甚或是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余老师的第一节课讲的是《钱塘湖春行》,他起笔板书的课题——几个线条流畅的隶书大字,就让我深感不如;接下来,细致的讲解、独特的启发、有梯度的拓展,更成为课堂的亮点。反思自己,字写得虽不算很差,但一点也不工整,基本上是“我”体字;而且板书没有精心设计,书写无层次,毫无章法。平时爱抱怨学生作业乱,从没想过自己对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何。课堂结构也很不合理,兴之所至,随意增删,没有一丝严谨的态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从余老师那里,我知道了自己是多么浅薄无知,看到了自己有那么多的地方需要提高。我也真正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于一个教师是多么重要。

  3、坚持自己的教学风格,先上好传统课,不盲目跟风丧失教学个性。

  这几年,教育改革轰轰烈烈,势头很猛,很多老师都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样教了。这种困惑也一直困扰着我,为了适应形势,自己也曾多次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可革来革去,课堂是愈无章法、分数是每况愈下。在短短的几天学习中,我醒悟到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的灵魂和主宰,要上好语文课,必须要有头脑,先扎扎实实上好传统课,坚守好自己的教学原则和风格,然后再谈改革。否则,传统没学会,就盲目跟风,被风向左右,怎会有收获?怎会有成功?

  4、引入媒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

  在城关中学,多媒体配套设施是比较齐全的,媒体的使用率也非常之高,每节课间,都能看到师生们奔跑着赶往媒体教室的匆忙身影。据老师们说,虽然每门学科都排有专门的教室,但要上多媒体课,还是得提前一直两天预约呢。

  多媒体的使用,明显的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今后,在这一点上,自己应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努力做到。

  5、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城中学生多,班级多,同科老师就有上十位,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管理经验或是实际任务,都能在一起分工协作、相互交流。像出单元测试卷、打印学生征文等,都体现出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花满园”,教育是一个大事业,单凭个人是难以胜任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同协作、共进步、齐发展。

  凡事有得必有失,一周的学习收获不少,但也耽误了学生很多课,以至教学进度滞后,影响教学成绩,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将设法补齐。决不亏待学生,决不亏待工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