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教学相关 > 学生评语 >

实用观后感评语(2)

2014-01-01 
我觉得读后感的写作有很多种,看你读后对哪些方面更有心得和感悟。可以偏重思想与理趣,也可以偏重语言或结构。可以就文章整体进行评价,也可以选一二细节做深入分析。若针对文章观点,可赞和,可批判,也可进一步阐发。若结合文章语言或细节,可以比较、联想、评论赏鉴。关键在于有自己的见解,写出独有的感受。这样,就会通过写作使阅读得以条理化和深化。在作业中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轨迹。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与评论的异同

  初学者对读后感和评论这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不够好,常将读后感写成了评论,或将评论写成读后惑,为此,谈谈这两种文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读后感和评论的相同点

  1.读后感和评论都属于议论文,都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即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2.对原文的内容或所议之事都要有切实的感受和体会,并能做一定的联想。

  3.都有一个引出问题的引子,先概述原文的要点,简要地叙述所议之事。

  (二)读后感和评论的不同点

  1.对象不同

  读后感涉及的对象是:写自已读了某部作品或某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要以写自己的认识为主,如《纳谏与止谤》即如此。评论(包括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所涉及的对象是:思想评论以人们的思想现象为评论对象,如《乌飞鱼跃的联想》;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流派,如《<普通劳动者>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2.“人称”不同

  议论文本没有人称的说法,这里套用记叙文的提法。读后感是写“我”得到怎样的启示,获得怎样的收获,并不涉及第三者如何。而评论文章总是某种思想或某部作品怎样,不必把自己摆进去。

  3.任务不同

  读后感重点落在一个“感”字上,其任务主要是写自己读了什么文章后,有怎样的感受及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对文章所阐述的问题产生了什么新的见解。评论文章的任务是:思想评论是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肯定正确的,提出偏颇的,批评错误的,它是一种报刊文体,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教育。文学评论是“对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向读者推荐和阐述作品,文学评论者作为作者的知音和读者诤友,应该使读者和作者、读者与作品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使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创作艺术”。“它还肩负着引导读者正确地认识作品的重任,或抵制作品中的消极因素,或洞察错误作品的有害实质,井给读者以有益的指导”。

  4.作者的“地位”不同

  读后感一般是顺着原意生发感想,评论则是针对原意表示态度,如果把读后感比作顺水推舟,那么写评论就是指手画脚了。过去有句话“见官大三级”,评论文章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地位。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得出下面的公式,从而看出二者与一般议论文的关系:

  读后感<一般议论文<评论性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

  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观后感《观后感评语》(http://www.unjs.com)。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

  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

  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

  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

  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

  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

  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

  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

  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

  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

  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

  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

  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

  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

  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

  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

  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

  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

  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

  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

  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

  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

  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

  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

  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作文指导:短评精选

  短评是针对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观点进行的简短评说,

  属于评论的一种。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评”,或者评出人物的思想精神,或者评出事件的内涵道理,或者评出现象的本质底蕴,或者评出观点的价值意义。

  评论文章的种类很多,如:政治评论、时事评论、经济评论、新闻评论、文

  艺评论、书刊评论、思想评论等。

  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握思想评论和文艺评论。

  要写好短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述”是手段,“评”是目的。 不述其事,评无依据;不评其理,述无意义。 但是述和评不可平分秋色,因为评是目的,是述的主旨和归宿。 如林默涵的《说“小”》,开头就是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

  如果介绍重于分析,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这是写评论之大忌。

  2.“述”有选择,“评”有针对。 要述的人、事、物很多,在一篇文章里为什么述此而不述彼,这同评的针对性有关。 林默涵为了号召人们切实做一点应当做的小事情,所以他就在述中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问题进行介绍。 如果述的材料没有选择,那样的道理将会缺乏针对性,将会杂乱无章。

  因此,在一篇文章中要评述相通,述评相联,即述的材料与评的道理紧扣一个中

  心,抓住一个角度,绝不可南辕北辙。

  此外,写思想评论还须注意以下两点:

  1.思想评论要有及时性。 它与针对性密切相关。 及时,评论的针对性就更强。

  所以,思想评论要针对现实,下及时雨,当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作出判断,不要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

  2.评论要实事求是。

  思想评论,要就事论理,实事求是,不能乱扣帽子,无限上纲。

  写文艺评论须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原作。

  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原作,这样才可以取得对原作主要思想、艺术形象、艺术技

  巧等的评论权。 其次还要阅读序跋、注释,查阅有关资料。 为了使自己的评论能中肯,必要时还应参阅现有的其他人的评论,聊作构思时的参考。

  2.实话实说。 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肯定否定,孰褒孰贬,都要恰如其分。

  3.不落俗套。 文艺评论贵在有新意,不要陈词滥调。 对于文艺作品,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评论分析,力求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

  4.看重艺术分析。 文艺作品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