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思想汇报范文一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党在吸纳每一个人时都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考核,为了让党组织更好地了解我,这次思想汇报的主题就坚定心中的信仰。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孩提时期,就看到了广大人民对党强烈的依赖和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广大群众之所以如此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了。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历风风雨雨,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现在如此安逸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数不清的仁人志士用鲜血为我们铺就了光明之路,他们或伟大、或无谓、或无私,但究竟是什么指引着他们不怕牺牲地前进,是他们心中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气节,信仰是人类灵魂的标注,是心灵的产物,是人的精神支柱和行为的指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用其29年短暂的生命诠释了这句古语,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在长征途中,为了战友的安全,他义无反顾地亲尝百草,作为班长,心中总想着他人,忍受饥寒,将食物送给他人;作为送信员,不顾瓢泼大雨,艰难渡河,也要保护信件不被打湿;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他为革命的胜利烧炭,却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一直坚定心中的信仰,为人民服务,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生得伟大,死的光荣。
反观那些,因为一时丢弃信念而毁掉自己美好人生的一些人,刘子善,其中的典型人物,在敌人面前,他不怕牺牲,表现出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在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他履立战功,不得不说是中共党员的佼佼者,而在革命胜利后,他逐渐忘掉心中的信仰,贪图个人享乐,贪污腐败,成为人民的罪人,最终被判死刑。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在心中尚有一方净土,到难保进入社会之后,不会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染成五颜六色的,所以我们必须坚定心中的信仰——中国精神,为人民服务,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争取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保证自身的纯洁性。积极实现自身价值。
此致
敬礼!
个人思想汇报范文二
尊敬的党组织:
近日,中央制定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随后,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和视察深圳时,不封闭道路,不铺红地毯。
八项规定如一贴“清新剂”,举国上下如春风拂面,震撼叫好。兴奋之余,笔者更多期待:这八项规定涉及的方方面面,如何来落实?由谁来落实?由谁来监督?又如何从高层拓展到各级党政干部?
新规定就怕“空对空”。八项规定很实很细,比如: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不得封路,不清场封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强和约束力。中央带了头,各地要跟上,就怕搞“空对空”,文件落实文件,跟走了样。
好作风就怕“一阵风”。新一届中央领导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话语朴实却一言九鼎,中央领导带头作表率,践行着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但是,到了基层,就怕碰硬、执行难,正不抑邪,往往开始风头正劲,最终不了了之。
八项规定执行落实得怎么样,党群干群关系亲不亲,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好作风关键在落地生根,地在哪儿,根在哪儿,在群众的心坎里。党员干部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
当务之急是,把八项规定制度化、常态化,各地根据实际贯彻落实好,真正形成好的党风,进而促政风带民风。
可见,党内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也要进一步跟上,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真正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让群众满意在阳光下实现。
申请人:xxx
2014年1月15日
个人思想汇报范文三
敬爱的党组织:
上个星期我们观看了教育片—为民书记:郑培民后我很感动!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郑培民心中永远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这是他信念的起点、事业的轴心。郑培民同志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勤政为民的光辉本色。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办些好事并不难,难的是永远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一辈子为人民办好事。在这方面,郑培民同志堪称楷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个做一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也是区别党员与非党员的重要界限。广大党员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战胜和克服各种困难,使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艰难复杂的斗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串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任何时候都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郑培民经常告诫自己,“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在他二十多年的领导工作中,尽管岗位多次变动,职务越来越高,但他始终是老百姓的“好朋友”、“好兄长”,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群众不变的情结。“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郑培民身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党员干部应郑培民那样,增强群众观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应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培民始终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每到一地工作,总是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湘江大地,苗家山寨,哪里贫困,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就留下他的足迹。郑培民始终胸怀百姓,心系群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真正做到了为民分忧在前,吃苦在前,奋斗在前,奉献在前。
郑培民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的事业。平级调动,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他痛快回答让人敬佩。而一上任后就问哪个村子最穷,更是体现了他处处为人民,哪里最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不唱高调,为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想一想,我党能有这样的人民公朴,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怎能不蒸蒸日上?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更多的向郑培民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好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份子,我也应尽我的力量,为人民服务,做好本职工作,不求得失。
他克己奉公,大公无私,从没有想过要从人民身上获取什么。他不收礼,不搞特殊化,一生严谨朴素,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妻子、子女、身边工作人员,都决不允许谋取私利。这一切都是因为,郑培民有着平民的心态,同时又对自己保持党员领导干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他从不认为自己应该享受比群众更多的礼遇,从不认为自己的地位比群众特殊,从不认为自己为人民做了一些事就理应得到回报。在郑培民看来,为民办事就是份内的工作,就是自己的职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心里有信任、有依靠,相信党,热爱党,永远跟党走。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向郑培民同志学习,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请访问读书人学校部门工作总结栏目:http://www.reader8.net/data/xue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