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后的丰镐房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营造精致,讲究用料,共有大小房间49间。整个建筑为旧式世家府第传统建筑。整体布局为“前厅后堂、两厢四廊”格局。前厅题额“素居”两字。楼下是账房办事和接待客人用;楼上正中为佛堂,两边为住房。后堂为“报本堂”。堂上供有蒋家4代先人的神位,是祭祀祖宗、拜天地的地方。西厢房是蒋介石发妻毛福梅的居处。东厢房是宋美龄的住所,室内布置西式家具。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宋美龄回家曾在此留宿。西厢房西边独立的两层小楼,是蒋母王采玉的旧居。东楼房为佣人居住或堆放杂物之用。西式平房,系蒋家接待客人用房。前庭及左右设有三个花坛,有月洞门相通。围墙内植七棵银杏,素居门内有两株紫玉兰,院中植有两棵桂花,整个住宅绿树掩映,环境宜人。
丰镐房内堆塑、雕刻、彩绘造型生动,制作精良。报本堂屋顶正中有福禄寿三星高照堆塑,两边为双龙抢珠。墙头如五匹马头伸向长空,俗称五马散墙,颇有气势。报本堂走廊、壁间的雕刻大多取材西周历史故事。“报本堂”匾额为吴稚晖题书。两边楹联:“报本尊亲是谓至德安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系沙孟海所撰,蒋介石手书。蒋介石题书“浩气长存”锦框一块,悬于堂中。堂前悬有蒋介石示经国的“寓理帅气”横额和一段跋文,是1949年蒋介石为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所书。跋文如下:
“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十三年未曾或间,自觉于此略有领悟,尝以‘寓理帅气’自铭,尤以‘寓理’之‘寓’字体认深切,引以为快,但不敢示人。今以经儿四十生辰,特书此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望耳。”
玉泰盐铺,位于溪口镇武岭路,距丰镐房500米,面临剡溪,是蒋介石的祖父玉表(谱名斯千)、父亲肃庵(谱名肇聪)经商开店之处,主要以卖盐为主,兼营食米、酿酒、菜饼及石灰等,下场资本二、三千银元,雇有账房、店员。建筑分前后两幢。前幢三间两层楼,上为居室,下为店面;后幢为作坊。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未时,蒋介石出生在盐铺楼上,为溪口蒋氏世系28世周字辈,名周泰(初为周健)。在蒋介石的曾祖蒋祁增时,蒋家五房中的第三房分为新三房和老三房。蒋祁增是新三房的宗祖,其次为蒋斯千、蒋肇聪。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盐铺被火焚毁,蒋介石一家迁至祖居丰镐房。1861年后因长子肇海出继给二伯斯水,盐铺由次子肇聪继承。1895年肇聪病故,次年蒋介石兄弟分家,盐铺及附屋归其兄介卿所有,1921年改建成石库门墙私人住宅。1948年蒋介石在大门西边墙脚的界上题写“玉泰盐铺原址”六字,署名“中正”。玉泰盐铺陈设有柜台、盐桶、营业执照,还悬挂有关蒋介石身世的历史照片30余张。其中有葛竹王氏宗谱,反映蒋母王采玉身世、蒋介石赴婆家探亲、为外公外婆做坟、重用王氏族人的照片,以及蒋介石为其娘舅贤钜、贤裕、贤甲、贤昌的亲笔题词。还有蒋介石在玉泰盐铺楼上出生时,接生、喂奶和小时玩伴回忆的文字和照片,充分展示了王采玉和蒋介石母子身世情况。(作者:处世哲学)
导游介绍,蒋介石最后一次离开溪口是1949年4月25日。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以后,他还滞留在溪口,恋恋不去,期盼着奇迹的出现。然天意难违,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溃如山崩,蒋介石不得不离开溪口,从象山港乘“太康号”军舰而去,蒋经国即日写下离乡前的惜别情绪:“上午,随父亲辞别先祖母墓,再走上飞凤山顶,极目四望,溪山无语,虽未流泪,但悲痛之情,难以言宣,本想再到丰镐房探视一次,而心又有不忍,又想向父老辞行,心更有所不忍,盖看了他们,又无法携其同走,徒增依依之恋耳。终于不告而别。天气阴沉,益增伤痛。……且溪口为祖宗庐墓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
蒋介石败走台湾后,再也未得重返溪口。蒋介石生前遗愿:不想身葬异乡!死在台湾只在棺木暂厝,希望有朝一日能回故乡安魂。
美国旧金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翁绍裘参观溪口后颇有感触地写道:“溪山虽无语,游子却有情,普天下的天涯海角游子,有那个愿意远离故乡?在久别家门之后,又有那一个不归心如箭,朝思暮想再度投回故乡的怀抱啊!”
(写于2006年9月16日)
[诗经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元稹诗词][李清照诗词鉴赏][屈原诗词鉴赏][杜甫诗词]
[李商隐诗词][苏轼诗词鉴赏][乐府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杜牧诗词][陆游诗词鉴赏]
[三曹诗词鉴赏][孟浩然诗词] [韦应物诗词] [辛弃疾诗词鉴赏][陶渊明诗词鉴赏]
[王维诗词][其他唐诗][柳永诗词鉴赏][其他诗词鉴赏] [黄庭坚诗词鉴赏] [其他宋词鉴赏]
[现代爱情诗][英文爱情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短篇散文][伤感散文][古代爱情诗][经典爱情诗][抗震救灾诗歌][奥运诗][爱情散文][英语散文][伤感爱情诗][名家爱情诗]
[诗词名句][诗歌朗诵稿][抒情散文][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哲理散文] [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