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奔山窝,闷心厌硐禋过々。篡位夺权如豹虎,焚烧列火逞干戈。于今贵贱同枯骨,此日穷追又为何。更待何时除叛党,人人共唱凯旋歌。”(永昌笔)
统观诗意,不难看出,当时社会动荡,兵荒马乱,民无安身之言。于是演绎出了关于古诗洞的故事,供人们世代相传,茶余饭后解闷,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难解的迷团。传说那时黑苗贼见人就杀,口号是“杀鸡不吃皮,杀汉不杀夷”。两千多人聚洞而避,一夜,三贼后窗而入,无一幸免。我们深入洞内,随处可见破碗,陶片,尸骨遗迹。在残破的瓷片上我们发现了内类似于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深入洞内,还发现了穴居人积蓄水的两个水坑。至今,一户村民的老房子,其门枋上还留下当年黑苗贼,乱杀乱砍的刀痕。
往里走去,洞,高大平坦,几乎无障碍。洞壁,洞顶,钟乳、石幔等等,生长荒诞,随意。洞底有不大的天窗相连。在这黑暗的世界里,突然有天光从洞顶斜射下来,给我们速写了好的心情。特别是有一幅长达数十米的褚色钟乳,我们无不为之叫绝,粗糙,忸怩,弯曲不定,立地顶天,悬空倒垂,近看仿佛似一个不会雕塑的工匠随意之作,远观又似一个炉火纯青的艺术大师的精彩绝纶传世之作。但这些比起历史积淀的厚重与精魂,就显得维不足道了。
一种会上岸诱食的鱼
别了古诗洞,我们向嘎咚的深处走去,去看一个沼泽湖。踏在千年的古道上,太阳洒下光辉;金黄的稻谷,簇拥着青翠的山,小溪曲折划破田园,又被古树下的小桥连接起来。沿着溪水而行,“咚、咚”打斗声悠闲而有节奏回荡在大山深处;那不知忙碌的顽童,借助草垛掩蔽,斗打嬉戏,欢声笑语;翠竹林木掩盖不住的红砖青瓦,这一切完美组合,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幅幅立体的山水画卷,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小桥上走来驮马,灵感出现,抓拍之。便有了小桥、流水、驮马、金黄色的稻田的生活画面。
在村民的指点下,我们来到了大山脚下,十六七来亩的沼泽湖连着稻田,连着山,长满了开着小花的灯心草,长满了箭叶型慈姑。水很清澈,空隙处有山树倒影其中,湖中时有枯木露头,丢石子试之,水深不等,不敢冒险进入。沼泽的形成和发展与冷湿的气候、排水不畅的低平地形有关。其原因是由于地表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由于水多,致使沼泽地土壤缺氧,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缓慢,只呈半分解状态,最终形成生长着喜湿性和喜水性沼泽植物的泥炭,。※作者:易华※
眼前的沼泽湖,先是由于地表塌陷而形成的。这在我们回来的路上,一个秋收的路人告诉我们,“传说这里原有人家居住,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地陷了,人家也没了。”在五八年,曾从沼泽湖里取土,做肥料,挖出了羊角,粑槽和阴沉木。
老乡还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说这湖里有一种鱼,叫七星鱼,长有牙齿,这种鱼有一种十分奇特的捕食本领,就是在太阳快要落山时,七星鱼就会从湖中弹到岸上,凭借身上的鱼腥味引诱蚂蚁上钩,待遇蚂蚁爬满了全身,七星鱼起身弹回水中,蚂蚁飘浮在水面,它就可以美餐一顿了。
山“耸乎天地之间,”“山云导雨”,“生养万物,取益四方”;水“缘理而行”,“历险致远,卒成不毁,群物以生”。有山无水不成景,山因水而有灵气,水因山而有骨气。
嘎咚因水而得名,因山而秀美,因人而和谐,
就在我们将要离开嘎咚的时候,村李明扬主任又冒出了在小躲摆的则面还有古代监狱遗址,这又给嘎咚蒙上了一层更为神迷的面纱,又把我们再去的胃口悬起来了。
[诗经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元稹诗词][李清照诗词鉴赏][屈原诗词鉴赏][杜甫诗词]
[李商隐诗词][苏轼诗词鉴赏][乐府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杜牧诗词][陆游诗词鉴赏]
[三曹诗词鉴赏][孟浩然诗词] [韦应物诗词] [辛弃疾诗词鉴赏][陶渊明诗词鉴赏]
[王维诗词][其他唐诗][柳永诗词鉴赏][其他诗词鉴赏] [黄庭坚诗词鉴赏] [其他宋词鉴赏]
[现代爱情诗][英文爱情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短篇散文][伤感散文][古代爱情诗][经典爱情诗][抗震救灾诗歌][奥运诗][爱情散文][英语散文][伤感爱情诗][名家爱情诗]
[诗词名句][诗歌朗诵稿][抒情散文][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哲理散文] [网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