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考察报告 >

关于我省旅游业考察发展趋势的考察报告(2)

2013-05-13 
听取了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介绍。总的认为,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大,动作大,声势大,规模大,效益大,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是率先在国内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去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四川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省委书记、省长、“四大家”领导,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市州和重点县(市)党政一把手,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海外投资商都参加了会议。两届的旅游发展大会至少达到了三个目的:一个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会议;一个是烘托旅游产业发展的节庆活动;一个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全民动员大会。同时,他们还将采取各地申办的形式,每年召开一次旅游发展大会,力争把“旅发会”办成国内知名的节庆会展品牌。

  二是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去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的通知》,提出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三是加强了对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省长张中伟担任,3位省委、省政府领导任副组长,27个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调整了省政府领导的分工,明确分管计划、交通、建设的副省长分管旅游行业。同时还加强了省旅游局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行业管理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四是省领导全面督导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省委书记、省长利用周末多次带队深入景区调研,解决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书记、省长去年就旅游方面的批示达66次之多,今年开始在家的省委常委每个周末到旅游景区调研,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五是政府将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拿在手上来抓。今年初,由省长任组长在国内率先编制的省级生态旅游发展白皮书《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报告》正式出版,成为全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前省政府正在组织编写《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报告》,以指导推进省内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加强部门联动,加快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四川省在加强对旅游业领导的同时,也加大了部门联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力度。在首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旅游”发展目标,明确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制订了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分别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省政府从1998年开始每年安排2000万元发展资金,今年增加到3000万元,明年将新增1000万元,一并列入部门预算。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宣传促销、景区开发引导、人才培训和市场监管等5个方面。省交通、旅游部门建立旅游交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旅游交通建设问题。省交通厅每年安排6000万元的旅游公路建设专项资金,会同省旅游局研究解决旅游景区公路建设问题。省级新闻单位特别是电视台每年安排一定时段免费播放四川旅游形象广告。目前各级政府抓旅游发展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发展改革、交通、财政、建设等部门支持、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全省上下形成了团结一心倾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大旅游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发展重点,全力实施旅游精品名牌战略。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了全省旅游精品名牌建设。全省将国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童话世界九寨沟三大旅游品牌和“第一山”国际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和都江堰青城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五大旅游区作为战略重点,加大了资金投入,加强了政策倾斜,推进了旅游精品名牌建设。四川省按照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引入旅游经济区的开发理念,20032005年将投资300亿元建设179个旅游及其相关项目,逐步推进了五大旅游区上规模、上配套、上水平、上档次。如九寨沟景区投资4000万元添置环保厕所,投资1.6亿元购置200多台车辆用于景区内的往返客运,方便了景区管理,也提升了景区的品位。四川还率先在国内探索景区开发的新模式,对碧峰峡景区进行了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的尝试,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

  (四)加强综合治理,整体实施旅游环境优化战略。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整治软硬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自然生态等方面,突出重点,创新手段,加强督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在已经制定的《四川省旅游管理条例》基础上,四川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四川省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条例》,目前正在对《四川省旅游管理条例》进行修订。

  二是加强旅游综合治理。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扩大旅游综合治理的内容和形式,成立省、市(州)两级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统一开展旅游综合执法和监督检查,从而推动了旅游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至今为止,四川省政府针对环境问题已给5个市(州)或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到位。利用省内1700多名森林警力,创造性地开展了“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中学生爱我家乡游”活动,使旅游环境建设与两个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了有机结合。

   三是加强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建设。省政府批准组建了“四川省旅游行政执法总队”,给予25个行政编制,所需经费列入部门预算。成都市旅游行政执法大队也安排了20个行政编制。

  四是加强行业管理。制定了旅游交通安全、线路设计、景区景点、购物场所、宗教场所、餐饮和宣传报道等多个规范管理办法,规范并提升了全省总体服务水平。

  五是率先在国内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推动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延伸了旅游产业链。

  (五)扩大对外宣传,全面实施旅游整体形象战略。近年来四川省按照统一省内形象、整体对外宣传的思路,以五大旅游区的整体促销支撑全省旅游形象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