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训基地按照与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广泛合作的思路,一次性建成,建筑面积44155平方米,设备投入7000万元,其中新增装备投入5000万元,年实训、培训15000人。突出中职学生技能培养,并充分考虑满足转岗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企业职工岗位提高培训等实际需要,重点建设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加工、焊接与钳工五个实训车间。建设成为青岛西海岸区域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
办学理念:学校实施开放合作办学,与区域代表性企业,创办企业冠名班。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工、科、教”一体,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胶南模式”。扩大“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产教一体、城乡互动”的办学规模。办学特色是“产教----一体化、工学----一体化、实习就业----一体化”为企业增加了新鲜血液,一定程度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办学方法是“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高起点、严要求,满足学生的需要;学历不高,技术高超,满足就业服务。
领导层:石兆胜校长是个教育专家,他说“有大胸怀,才有大手笔”。他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整合、集约布局、专业统筹、单位合署”的原则,将胶南市职业中专、体校、电大、技工学校、卫校、电子学校跨行业、跨部门整合组建成了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这几天的考察,应该说对我们启发很大。
三、考察启示
(一)山东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了各级职业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省级职教集团,全面实施校企合作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职教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双证互通”试点等更是体现出山东创新职教发展的工作思路。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1059所,在校生139万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57所,在校生29万人;高级技工学校34所,在校生15万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1700多个,年培训规模45万人。山东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山东探索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低投入、高产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道路。山东提出,根据建设现代制造业强省的需要,首先挂牌组建汽车工程、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纺织服装、船舶制造、卫生服务、现代农业等八大类专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打造山东专业性的职教航母。
(二)xx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xx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主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总人口21万,矿产丰富,754平方公里的煤田面积,96亿吨的地质储量,铁矿、铝钒土、石英、石膏、白云石、石灰石等储备。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后,xx市也面临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制约,忍受着地质灾害和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的威胁。同时,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等社会呼声逐渐高涨的背景下,xx市开始走上一条传承资源秉赋、革新产业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政府部门聘请有关专家制定新型煤化工示范区规划,提出打造“一区带三川、三川建八园”的产业新格局战略构想,即以建设省级新型工业区为龙头,在屯兰川打造科技、电力焦化、金属镁及镁合金冶炼和钢铁精密铸造等4个工业园,在原平川打造新型煤化工和生铁冶炼铸造工业园,在大川打造煤层气开发和风能太阳能开发工业园,力求以此推动xx经济实现生产规模上由小转大、生产方式上由污转净、生产工艺上由粗转精、产业结构上由黑转绿“四种转型”。xx市按照“循环、科技、环保”的总要求,筛选上马14个重点工业项目,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随着xx电厂、华润煤焦、山西一一煤气化集团为主体的新兴企业等百万吨焦炉的相继建成投产,企业也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而且xx市政府办公厅文件,也清楚提到建立煤矿用工和安全培训统一配套机制,变分散招工为统一招生。但实际上,用工制度一直是,首先是现行的矿主直接从社会上招聘职工的劳动用工制度不适合煤炭这一特殊高危行业,招工人数难控制,人员素质难保证,非法劳务转包问题难以禁绝;二是许多数煤矿培训力量薄弱,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三是煤矿井下从业人员职业准入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人员下井的现象难以杜绝;四是多头管理,部门衔接不畅,日常监管很难到位。
因此,创新劳动用工方式,加强和规范全市地方煤矿劳动用工管理,从源头上解决煤矿劳动用工、管理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通过规范煤矿劳动用工,落实煤炭行业职业准入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也是职业教育的重大责任。
当前xx市“40、50”人员岗前培训、国家“阳光工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各种培训近万人,培训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劳动资源的高效利用,更趋于培训的专业化、规模化,适应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xx市每年初中毕业生约4500人左右,高中录取(包括去太原等地的学生)不足2000人,剩余学生将流入社会,进入华润、一一集团等民企从事简单的就业劳动。由于这些人一没经过专门的岗位从业培训,二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致使这些人在岗位上只是干一些体力劳动,导致目光短浅、来去自由、无心敬业,给企业带来了损失,给社会带来了负担和压力。
环顾外界,放眼未来,随着xx资源的整合、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xx电厂二期等十大项目的全力推进,中广核电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落户xx,国企和民企的转型发展,xx服务等第三产业的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目前,各类企业最大的困境仍然是缺少创新型、实用型、科研型、专业型的人才。初步调查,每年xx市各企业用工在万人左右,除向外招聘外,急需将xx市潜在的人力资源给予提升,就地安置。改善xx劳动资源技能低下,减少xx当前培训资源浪费,提高培训质量。要靠职业教育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现在我市的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xx市职业中学,是1984年经市政府批准开办的一所三年制公办高级职业中学。学校座落在市区大川西路67号,占地面积约3725平方米,现有教职工50余人,九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不足400人。设置专业有财会电算化、计算机应用和机电、美术、绘画、武术套路、散打和美容美体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