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口扶贫工作进展顺利。
通过加强与河源市东源县、贵州省独山县的联系、走访,进一步密切了两地关系。今年共拨付330万元扶持东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贫困农房改造及生产技术培训等项目,拨付150万元帮扶贵州省独山县农村公路及饮水等2个工程的建设,另外我区财政还捐赠50万元支持独山县抗凝冻救害工作。目前各帮扶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将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显著改善。
(五)创新思路,历史遗留问题逐步理顺
1.逐步理顺工程建设资金交叉问题。
针对以前年度遗留的水务工程项目资金相互挪用、占用的问题,我局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清理工作。由于XX年以前区财务结算中心未成立水利基建专门账户,财务资料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代管,并在搬迁过程中造成部分工程财务资料混乱,财务原始凭证、资料查找非常困难,给资金清理带来较大难度。我局在人员不足、清理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多方协调力推清理工作,至目前已理顺资金项目53项。
2.继续推进工程项目清理工作。
针对因历史原因尚未办理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的工程项目,我局高度重视,专门从各科室抽调熟悉工程项目的骨干力量,成立了项目清理小组,同时委托专业单位大力推进项目清理工作。至目前完成了22个项目的清理及资料整理,已报送区财政局作最终的财务决算;完成8个项目的清理及资料整理,报区审计局进行结算审计。同时,我局进一步规范了在建、新建项目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3. 理顺“三不管”地带排水管网管理。
经调查,因多种历史原因,我区共有66条路段的排水管网处于“三不管”状态,分布在辖区四个片区,路段总长18983米(包括部分合流管),其中污水管渠长13186.7米、污水检查井547座,雨水管渠长12513米、雨水检查井492座、雨水口977个,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对此,我局积极协调市排水处、市水务集团盐田管网所,协商移交办法。目前,问题较小的排水管网已由深水集团管网分公司盐田管理所接管,面上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对于破损或淤积严重的排水管网先进行现状移交,市排水处已责成市水务集团制定整改方案,通过整改后再办理正式移交手续。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局上下的努力,我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对待工作有“抓大放小”的现象,突出主要力量抓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对少数日常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够。
2.综合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区农林水务行政执法仅靠局内几名工作人员兼顾,力量薄弱,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影响执法力度。
3.少数干部的进取心有待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够,寻求科学发展的路径不够积极主动。
二、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我局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工作精神,围绕建设和谐盐田、效益盐田和现代旅游海港城区的目标,“坚持以惠民为第一职责”,深入实施特色提升战略,抓民生项目、特色工作,多为盐田的绿化、美化贡献力量,多为盐田老百姓做好事、实事。在全面推进林业、海洋、森防、三防、水务、农产品、动物防疫、扶贫八大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习教育,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建设一支服务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的队伍。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
1.继续抓好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促进干部职工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进一步提升,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我局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针对前几个阶段查摆出来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方式、责任人和时限,重点解决影响我局科学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和拼搏精神,完善制度流程,改进工作方法,加大政务公开和宣传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行政执行力。
2.继续抓好业务学习培训。一是扩大局内部学习交流。在科长、所长每人一课的基础上,将讲课范围扩大到局机关副科以上干部、两所副所长,通过定期循环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为干部成长创造平台,增强干部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编印两本书籍,将08、09年度各科室所的调研报告以及局领导、副科以上人员讲课资料各编一本,作为全局业务参考用书。二是通过外派等方式,多为干部职工提供到市局和相关业务部门、职业培训学校等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称评定等,尤其逐步实现临聘人员普遍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目标,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