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日常管理 > 职场经历 >

怎样避免“隐形”面试错误

2011-08-12 
记者了解到,招聘方之所以要问具体的年龄,主要想了解对方是不是会很快结婚。杨小姐则向记者表示,这么直白地当众问年龄,让她无法接受。

编辑推荐您关注:

毕业生求职经验谈 早做准备最重要

求职:初涉职场小心八大“病毒”

面试前言谈举止要准备

求职英语系列:怎样争取面试机会?

本文由读书人编辑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在求职面试中,总有些错误是聪明的求职者也难免会犯的,我们权且称之为“隐形”错误。

  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破冰”(即打破沉默),他们出于种种顾虑而不愿主动说话,等待面试官打开话匣,结果使面试出现冷场。即便能勉强打破沉默,语音语调亦极生硬。实际上,面试者主动致意与交谈,会留给面试官热情和善于与人沟通的良好印象。

  与面试官“套近乎”

  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面试官是忌讳与应试者套近乎的。过分“套近乎”,也会影响应试者面试时的陈述。聪明的应试者可以例举一、两件事例来赞扬招聘单位,表现出你对这家公司的兴趣。

  为偏见或成见所左右

  面试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面试官或该招聘单位的负面评价会左右自己面试中的思维,误认为貌似冷淡的面试官或是严厉或是对应试者不满意,因此十分紧张。其实,在招聘面试这种特殊的采购关系中,应试者需要积极面对不同风格的面试官。

  慷慨陈词,却举不出例子

  应试者大谈个人成就、特长、技能时,面试官一旦反问:“能举一两个例子吗”?应试者便无言应对。在面试中,应试者要想以其所谓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举例。

  丧失专业风采

  有些应试者面试时各方面表现良好,可一旦被问及现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时,就会愤怒抨击,甚至大肆谩骂。在众多国际化的大企业中,或是在具备专业素养的面试官面前,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

  不善于提问

  有些人在不该提问时提问,如面试中打断面试官谈话而提问。也有些人面试前对提问没有足够准备,轮到有提问机会时却不知说什么好。而事实上,一个好的提问,胜过简历中的无数笔墨,会让面试官对你刮目相看。

  招聘会上的年龄对答

  “你今年多大年龄?”面对招聘方的突然发问,不想直接回答的杨小姐,一时有些语塞,显得颇不自在。

  前日,武昌区劳动力市场、起点择业市场联办一场免费招聘会。来自荆门的杨小姐欲应聘武汉某电子公司的普工,年龄要求在18—35岁。

  双方交流一番后,工作人员突然问:“你今年多大年龄?”

  “我完全符合您的条件。”杨小姐答。

  “到底多大?”工作人员穷追不舍。

  “可以不说吗?不是一定要回答吧。”杨小姐怔了一会儿,显得很无奈。

  双方僵持一阵,见杨小姐依然不肯道出芳龄,工作人员不耐烦地称:“那你先把表填了。”记者看到,年龄一栏,杨小姐填的是“26岁”。

  记者了解到,招聘方之所以要问具体的年龄,主要想了解对方是不是会很快结婚。杨小姐则向记者表示,这么直白地当众问年龄,让她无法接受。

  (武汉劳动力市场高级职业指导师李永洪点评:如此尴尬的对话,双方都不会留下好印象。事实上,对女性求职者,用人单位完全可以委婉地获得具体信息,比如让其交身份证复印件、简历等。求职者也应摆正心态,坦然面对提问,不要因小失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