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高中生,怀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希望为国分忧。这一切便驱使自己在这二年多的时间,去深入调查,深度分析。根据二年多的调查,对多个基层市、县、乡的基层市、县、乡的基层干部的了解,又通过各种方法及热心的干部的帮助,了解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级别的基层状况,有共同的问题,也有随地区而差异的。(因为许诺过接受过调查的干部不提供地区、姓名,又只因为的是针对现象,从根究治,故以下不提地域名、官员姓名)。
为了更好的比较,我对两个市的基层进行了调查(这两个市的经济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a市:经济状况较好,有国企、大公司,税收能保证财政正常收支。在这里,受访的基层干部中,几乎100%的认为薪水能及时发放,津贴也很及时。但是仍有73%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津贴(含薪水)处于当地平均消费水平的较低层,97%的基层干部认为这些薪水(含津贴)刚好保证正常开支,却无法进行日常开支外的消费。有43.5%的人认为根本保证不了养家,常常入不敷出,不得不从事一些其公行业去赚取外快持家。而当我问道他们是否即使薪水足够的时候仍会从事其他行业嫌钱时,在这43.5%的人中几乎41%的回答让我很感动,这41%的干部几乎都是意思相近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不想专心工作,专心、一心一意的为人民办事,为国家奉献?”在受访的全部官员中,有94%的干部在我保证不在调查总结中提供官职名,从事单位时承认自己贪污、收贿过,而全部官员中几乎100%的官员认为这种现象在基层很普遍,97%左右的官员贪污、收贿是为了养家。97%的官员认为基层干部贪污收贿不同于高层干部的贪污行为,是因为为了养家,补充家庭开支空缺而迫不得己。
b市:经济状况较差,没有国企、大公司,税收难以保证财政收支。在这个市里,我所了解的基层干部中,69%的干部认为存在拖欠干部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几乎90%以上的干部说根本没发放过国家规定的津贴。93%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的工资(含津贴)根本不能与当地平均消费水平扯平。无法维持正常生活,85%的干部不行不从事其他行业,养家糊口。其它的例如贪污等问题中,比例和a市几乎相同,但都较a市严重。
而a市、b市中在许多问题的差异中,有一点却是几乎相同。便是各单位的待遇的巨大差异,公、检、法三个单位及交通局的待遇要明显高于其公单位。劳动局的待遇也可以与以上扯平。但一些效益不好的单位,如卫生局,文化局等却在财政上总是紧张。而乡级政府及部门中也存在很大差异。
财政拨发的有限,地区间经济的发展差异、人员超编,单位效益这四个是几乎100%的官员认为是以上问题的最主要原因。由于财政拨发的有限,在地区间经济水平不同导致的税收状况的不同下,地区财政收入能力有限的地方工资(含津贴)水平便低,而地区财政充足的地方便高。而人员超编现象的普遍存在和国家公职人员工资水平规定低是导致工资(津贴)总体低于当地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原因。单位的效益又导致的单位间工资差异,乡与乡间的经漳水平导致乡镇间待遇的不同。
而工资(津贴)低,又直接导致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93%的干部认为工资(津贴)低,直接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热情,使工作效率普遍降低。而几乎全部受访干部认为基层贪污现象与工资待遇有直接的反比关系。
经过此次的深入调查,我认为中国应当在这中国发展正关键的时期采取措施,制定有效政策去把基层问题解决了,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基层干部去切实以身作则,真实、完整的去执行国家一系列政策。提高基层与上级的互信、忠实度。这样激活的不仅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而更是激活了中国整个政治体系的活跃性,进一步间接、却更大程度去开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潜力,实现中国经济的更高速的腾飞。
本人有如下建议:
一、通过税收调节不同地区的财政差矩,加大中央集中调配财政的力度,把经济发展快的地方的多余财政力量调配支援那些无法保证正常财政收入的地区。加大对基层财政的拨发力度,对于不同性质的单位、行政机构的财政收入统一收缴、核算,“因地置宜”的灵活的平均分配,做到地区、单位间待遇的公平;
本人有如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