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公文写作 > 讲话发言 >

全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讲话稿

2010-08-02 
 无论是整合科技资源,还是转化科技成果,体制机制都是关键所在。要从提高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出发,整体规划、合理配置、系统推进,切实搞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州科技奖励大会,表彰、全州科技进步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首先,我代表州委、州政府向获奖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州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近年来,我州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勇攀科技高峰,努力创造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希望全州各条战线特别是科技战线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他们追求真理、献身科技事业、勇于进取的宝贵精神,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州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一强一地两区”,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当前,全州上下正按照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遵循规律、以人为本、趋利避害、优质高效、加快发展”的重建思路,大力实施“九大重点工程”,奋力达到“一个实现、两个确保、五个突破性发展”的恢复重建目标。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为全州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应用的眼光看科技、用经济的眼光看技术,强化科技服务重建发展的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州的科技资源,努力将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为推进“两个加快”注入强大动力和生机活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加快重建发展步伐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一项重大的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要更新理念、把握规律,拓展思路、增添举措,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在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积极探索我州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要围绕恢复与改善灾区群众生活,积极开展新型建筑技术、节能环保材料推广和抗震建筑新结构等科技示范,在住房重建、设施重建和城镇重建中,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力提高恢复重建的质量和水平。要围绕恢复生产与产业重建,在工业企业中认真开展先进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重要设备的改造更新以及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加快推进“4+x”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尤其要着眼企业长远发展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为重点,通过挖潜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开发硅、锂等下游产品大力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的水平。切实加快灾区特色优势农业的恢复重建,扎实开展种草养畜、畜种改良,真正把牧草种好、推动科学养畜,尤其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牦牛繁育场,大力发展现代牧业。要打好甜樱桃品牌,提高知名度,深入研究甜樱桃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着力打好生态牌。认真实施若尔盖限牧还湿工程,让牧民成为湿地保护人、新型现代牧业工人和为旅游业服务的商人,并抓住国家和省支持藏区加快发展的多重机遇,大力推动牧区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坚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通过发展现代牧业来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变目前的生产方式,提高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实现牧区与农区统筹协调发展。积极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的科技含量、产出效益,大力推进旅游业服务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管理智能化进程。要围绕环境保护与生态重建,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次生灾害勘查、防范和生态环境重建,实施好生态修复和重建工程,特别是要利用诸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精确监测地质灾害易发点,保障当地居民和公路沿线车辆行人的安全,树立安全**的良好形象。

  二、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高新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前沿的部分,对实现我州发展振兴、加速崛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整个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技改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在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的基础上,有效聚集水电、高载能、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中(藏)药生产等相关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科学技术既神秘深奥,但又并非高深莫测,各级党政干部要认真学习科学常识,在开展干部培训时要增加实用科技内容,在开展科普活动时要首先从干部抓起,使广大干部真正懂科技,切实增强运用科学技术指挥经济建设的能力。

  三、狠抓科技转化应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要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重点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组织开展粮经作物新品种选育、优质牧草培育、优良畜种选育以及重大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节水农业等专项科技攻关与推广,努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结合州情,我州的科技转化要立足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购买先进成熟技术。针对绝大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很弱、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等领域运用还远远不够的现状,要增强甑别力,按照需求购买先进成熟技术,并切实发挥州科技顾问团的作用。第二,强化基地建设。要以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作保障,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切实调动和发挥好政府、业主和农民的积极性,推行“公司+农户+政府”的政策引导模式,建设好科技示范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包括工业也要突出对重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扶持,以此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第三,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州重建发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必须重视引进人才、培养本土人才。要尽快制定政策,用超常规的方式、非凡的举措吸引人才,尤其是要大力引进教育、卫生和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在工业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牧业发展等方面,切实加大引进人才、借脑借智的力度。第四,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激励机制。要制定政策,对我州进行的自主创新、开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包括外地来州转化科技成果的,要给予奖励和激励。

  四、发挥促进社会和谐作用,推进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人口与健康、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信息服务等五大领域,实施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科技攻关、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科技强警建设示范、科普示范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强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提供科技支撑,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素质,用科学思想战胜愚昧落后,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五、实施多方联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无论是整合科技资源,还是转化科技成果,体制机制都是关键所在。要从提高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出发,整体规划、合理配置、系统推进,切实搞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抓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一批重点企业,引导他们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切实把提高经济效益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上来。要抓好以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搞好产学研结合,在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开展好知识创新活动。要抓好以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在搭建和完善各类科技平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在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拓展领域上下功夫,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运营模式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六、强化保障措施,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用改革创新精神、求真务实作风加强和推进科技工作。要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加大财政的科技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风险资本、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科技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益的科技投入格局。要实施好人才强州战略,进一步建立激励机制,完善适合我州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要切实用好现有人才,着重引进急需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让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同志们,加快推进重建发展、奋力实现富民强州,全州广大科技工作者重任在肩、使命崇高。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围绕“两个加快”,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崛起,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