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抓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一是科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今年全县高考上线245人,上线率达58.5%。二是人才开发、劳动就业等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2005年公开招考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各35名,已严格按照程序组织考试;从1月起,执行新的家庭收入核实办法,低保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前的169元提高到179元,全县现有963户2061人享受低保;认真落实优抚政策,解决了2004年56名冬季退役士兵生活费4万元,15名优抚对象医疗及住院费2.02万元,对符合安置的6名士兵进行业务培训;全县20户68人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已通过验收。三是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体育竞技和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四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五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工作得到加强,文化市场、城镇环境等专项整治取得新的成效。六是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清欠工作深入开展,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清欠任务数1899.28万元的72.6 %,其中网上清欠在全州率先完成了任务。七是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八是以“平安**”创建为载体,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全面推进,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得到加强。
今年以来工作成绩的取得,既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承接了去年形成的良好态势出现的快速发展。但是,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充分审视我们的自身条件,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发展不够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突出反映在发展后劲不足,保持增长势头不够稳定,尤其是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全州和州内部分县市相比有差距。二是农民增收面临很大压力。我县长期以来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对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制约,防灾抗灾能力亟待提高。广大农民的市场观念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小、特色优势不明显,农业适应市场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非常脆弱。农业龙头企业弱,产业链条延伸浅,龙头带动乏力。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投资项目上马少,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变小。种种因素都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严重影响。三是资金不足的问题突出。发展资金不足是困扰我县最突出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县新开工建设的项目明显比往年少,组织上报的项目资金落实不佳,信用合作项目因资产抵押问题得不到很好地利用,社会融资收效甚微。四是自然灾害、电力和土地保障问题影响较大。今年以来, 我县受两次低温和严重干旱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达7.71万亩,成灾3.95万亩,造成经济损失1130万元。去年以来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一直得不到缓解,加上今年前期持续高温少雨,对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生产、农事用电影响很大。另外,土地制约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国家去年冻结了新征建设用地审批,加之我县没有储备的土地,导致我县的房地产业动不起来、招商引资快不起来、城镇新建项目落实不下去。五是安全和稳定形势不容乐观。今年是我县安全生产多发的一年,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尤为突出。今年天气异常、多变,地质灾害形势十分严峻,防汛工作不可懈怠。息访难、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的问题一时还难以彻底解决,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面对,并逐步加以解决。
二、今年后三个月的主要工作
后3个月的经济工作要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
(一)突出三个抓手,解决好“三农”问题。一是落实好政策。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好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民减负有关政策,构建新形势下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新机制。从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加大土地开发整理。落实好退耕还林等有关政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水利、林业等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农业领域,领办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调整好结构。继续坚持“小春抓钱”的思想,抓好冬季农业开发,积极寻求订单,进一步扩大商品蔬菜、蔬菜繁制种、油菜、草莓、早包谷、萝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要抓紧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合理聚集。要加快推进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认证工作。三是提供好服务。要抓好农产品销售服务,乡镇和涉农部门要积极组织力量外出抓信息,推销农产品,想方设法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要依托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多内容、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将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送到千家万户。要积极为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用更好的项目和环境吸引外来资金落户**、投资农业领域。
(二)坚持三个不动摇,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一是坚持推进兴工强县战略不动摇。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平台,创新发展机制,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工业的整体水平。继续抓好“五大重点产业、三区八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冶金建材、能源工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做好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服务工作。二是坚持提升工业竞争优势不动摇。对供电公司、团山铜矿、耀华水泥厂、拉丝制钉厂、力鑫钒钛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要切实在政策、服务方面提供宽松、优质的环境。对改制企业、新办企业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确保这些在创业和原始积累时期的企业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三是坚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不动摇。要全面落实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一切政策措施,积极在市场准入、资源利用、金融服务、税收政策、规费标准等方面主动消除障碍,切实协调解决好非公企业用地、用电、用水、融资等方面的困难。
(三)围绕三个方面重点,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一是围绕面向攀枝花市招商,做活招商引资文章。我们要按照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全州三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找准比较优势,抓住攀枝花市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融入攀枝花市经济发展圈。要主动承接其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服务,谋求**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借助招商引资来实现,切实以大气魄、大手笔做好面向攀枝花市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围绕重点项目招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围绕县委、政府年初确定的16个重点招商项目,按照县级领导挂钩联系推进、责任单位具体负责落实的要求,认认真真抓好每个重点招商项目的落实。按照包装一批、论证一批、上报一批、推介一批的要求,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围绕改善和优化环境,提升**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一方面,要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大力改善城镇、农业、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采取一系列改善管理和服务的措施,着力在招商优惠政策落实、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主动提供服务。同时,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宣传**、推介**,全力招商引资,让更多的外来资金投入**,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充分涌流。
(四)抓好三类重点工程,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一是抓好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要认真抓好小商品批发市场、体育风雨馆、单位业务用房等城镇项目建设,继续抓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增强外在吸引力。要积极争取落实垃圾处理场、永定河县城段综合整治等建设项目,为发展新城区、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创造条件。要抓紧做好县城规划调整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工作,为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供科学规划和土地支撑。二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下步要抓好县城至的鲁(麻栗树水库方向)、中和至直苴的弹石路改造工程以及县城至猛虎油路工程,实施好农网改造、土地开发、农村能源、扶贫开发、水利基础设施等事关农民生产生活的民心工程。抓住中央倾斜“三农”扶持投入的有利形势,积极做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上报争取工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三是抓好社会事业项目,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要论证上报一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并加强跟踪问效,以争取各级的关心支持,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强化三项管理,保证财政收支平衡。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减少税收流失,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力。二是强化支出管理。严格执行财政收支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预算外资金统筹管理,保障法定支出和刚性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非生产性支出。三是强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强化财政监督和跟踪问效,强化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效益的发挥。
(六)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一是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教育工作要以巩固提高“两基”为中心,积极推进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要抓好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试点、教育项目上报和在建项目扫尾工作。科技工作要围绕重点产业搞好科技服务,抓好科普宣传和推广应用。文体工作要以加强文体馆站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体育竞技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做好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和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卫生工作要以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防治为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争取把我县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切实解决边远山区缺医少药和农民看病难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以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为重点,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社会保障。公开公正做好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工作,及时补充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安置困难群体再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和劳务调配,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对外输出和异地就业。进一步扩大“三条保障线”的覆盖面,保证应保尽保。三是着眼全年,着力抓好当前有关工作。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从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基本增收门路、基本素质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认真抓好基本烟田规划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认真分析研究今年财税工作,摸清家底,谋划明年。及早准备,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抓紧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力争年内完成规划纲要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