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转的框架,建立和实施是保证安全的重要体现。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做指导和依靠,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11月中旬组织对各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聘请了安监部门有关专家到场授课,组织了安全必备知识考试。持证上岗率100%。组织参与了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知识竞赛活动、××市“安能杯”电力保护知识有奖竞赛活动以及组织参与了安全生产月文艺调演,七圩汽渡获得了优秀奖。及时采摘《中国安全生产报》有关安全知识竞赛试卷,并完成知识答卷450份。在抓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加强了交通安全信息的宣传报道和安全基础资料台帐的归档工作。局及系统内各单位在统一模式、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以我为主、不等不靠及时完善并补充了基础资料台帐。大部份单位台帐分类清晰、填写认真、管理规范。为了进一步宣传交通安全工作,结合行业特点和所做的各项安全工作,加强了安全信息的报道。为了进一步宣传交通安全工作,结合行业特点和所做的各项安全工作,加强了安全信息的报道。一年来,局机关在《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和泰州日报上分别发表 4篇文章和 5篇新闻稿件,有 3 篇安全新闻稿件被《××安全生产》杂志录用,有 132 条安全信息被《交通通讯》、《××交通》和《春运简讯》采用。各企事业单位也十分注重安全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有不少具有新闻价值和推广应用的稿件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我局的安全信息报道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安全宣传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五)依法监管,恪尽职守、努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严格组织各种安全生产检查、督查活动,积极消除事故隐患:加强企业管理,开展安全检查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必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本之策,只有加强对生产经营场所、施工现场、工作一线的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才能提高本质安全度。一是认真落实了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各单位在抓好正常工作开展的同时,坚持每月至少一次、车间每周一次、班组每班一次的检查和安全管理人员每日的正常巡查。二是重点加强了重特大事故源的监控检查。首先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检测评估、监控防范,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制定防范措施,及时整改,实现安全生产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的转变。三是加强了重要时段和重大节日的安全督查。针对季节特点抓好夏、冬两季期间的安全督查,确保夏防和冬防措施的落实。组织专门力量对春运、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十一、元旦期间的安全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确保车辆、旅客的安全出行。四是加强了危桥—跃进桥拆除期间的安全监管。五是加大了行业检查的力度。工程、运管、公路、海事、航道等行业部门能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既把好了技术关、质量关,更把好了安全关,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安全责任。
2、安全监管中突出技防、人防的科技监管:今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值班制度、巡逻制度、外来人员登记会客制度等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全面排查交通领域存在的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认真梳理、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内部,确保矛盾不上交、不激化、不汇集。各单位、部门都能“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对本单位、部门重点要害部位、关键岗位的不可靠人员,及时予以调整,消除隐患。今年共投入近百万元,筹建了××市交通运输信息指挥中心。主要功能是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对交通车站、码头、收费站以及我市重点交通路段、结点交通运输情况的实时监控;对全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实时监控,向科技兴安迈出了一大步。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内部治安联防的检查力度。局机关办公大楼安装了监控系统,财务、档案等重点部位安装了防盗门,建立了一套消防预案,配齐了消防设施。交通小区、办公楼设置了专职保安,加强了进出人员和暂住人员的管理。各基层单位也根据各自实际加强了与当地政府与公安部门的联系与配合,建立和完善了安全保卫设施,不断充实了辅警力量。一年来,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和治安事件,较好的保持了安全稳定的形势,为交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3、运管、海事、公路、航道、质监等部门都能按照各自职能和上级要求开展好各个时段、各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的安全监管。通过有效的安全监管确保了系统的安全形势有序好转。
运管部门:紧紧围绕交通行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对照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目标,强化责任,创新监管手段,狠抓工作责任落实,充分发挥“三把关,一监督”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全市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一是认真执行《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车站按照客运站“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要求强化现场督查力度,除每月一次对车站例行安全检查外,还将对车站客运车辆的车况、驾驶员的持证上岗情况、经营行为等方面列入日常检查工作,加大了对危险品的查堵工作力度,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品上车,监督票房严格按照核定客位售票,严防车辆超员出站,对未经检查、检查不合格、未签发出站登记表一律不予出站。二是强化对公交、出租车辆的现场检查:针对公交车、出租车流动性强的特点,对公交车我们采取不定期地到公交站台进行检查的办法,检查公司管理人员现场安全宣教情况和驾驶员对危险品的查堵情况,一旦发现情况立即现场予以制止、整改;对出租车是每月一次会同出租企业负责人进行集中检查,主要是在车站、超市门口、出租车集散地等进行流动检查,重点检查出租车的车容车貌、车辆的技术状况、经营行为、驾驶员的从业资格以及有无私聘二驾等情况,并每月将检查情况汇总形成通报,由各出租公司负责督促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已实施集中路检路查7次,检查出租车近750辆次。三是加强危运市场安全日常监管:认真贯彻《江苏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规范》,按照要求,将监管重心下移,严格落实交管所安全日常巡查和辖区监管责任制,突出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区域,采取增加检查频次、完善检查内容、提高检查效率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危运市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资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突出强化源头安全监管,将事故隐患发现并抑制在萌芽阶段,同时通过强化安全监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例检制度,建立企业信息库,完善监管记录,健全管理档案等措施,切实提高日常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强化客运、危运车辆、教练车的技术管理力度:行管所加强驻检测中心办公室的管理力度,强化对客运、危运车辆的检测监管力度,认真查验维修记录,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合格,严防因车辆技术问题引发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强化全市教练车的技术等级评定,严防不达标车辆参加培训,9月份已完成全市378辆教练车的评定工作。五是加大违章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根据泰州市处《关于建立道路危货运输超速等违章驾驶员、押运员培训制度的通知》要求,全面部署上半年违章驾驶员、押运员培训考试工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跟踪督查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大培训现场检查和台帐记录的核查力度,坚决杜绝危运企业在开展培训时搞形式主义、敷衍、走过场等现象,确保培训制度落实有力并取得实效,超速等违章现象也得到了有力的遏制。六是努力提高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我局投资120多万元搭建的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已投入运行,在对全市汽渡、车站、收费站实行24小时监控的同时,还利用gps系统对危运车辆以及长途客运车辆实行动态监管,效果非常明显。深化“港口(码头)市场规范管理年”各项活动。七是强化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并在国庆前开展港口安全管理和设施保安工作大检查。对新浦2号码头、三木码头的设施保安工作进行了初审,配合泰州港口局对我市首家内河码头永安港务有限公司危险货物作业认证进行验收、评审。加强与泰州港口局的协调,及时开通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网上申报审批系统,确定申报员、审批负责人和危险货物作业监管人员。八是推进危运市场质量信誉考核:今年5月,对11家道路危运企业08年质量信誉情况进行了考核,考核主要指标涉及运输安全、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社会责任、企业管理、企业稳定共8个项目,通过平时掌握的信息对各企业上报材料进行了核实,严格按照评分标准逐项打分,初评出符合“aaa”级标准的危运企业10家,并将结果上报泰州市处。
海事部门:在辖区安全监管工作上,始终做到突出重点,狠抓现场监管管理和安全执法、安全治理:一是开展了专项整治,积极维护了辖区水域的通航秩序。上航检查4340人次,检查船舶5215艘次,纠正违章776艘次,船舶违章率明显下降,航行秩序好于往年。进一步完善规范船检程序,船检质量稳步提高。共检验船舶209艘次、23692总吨、23236千瓦,船检质量逐年提高。二是积极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在严格进行安全等审批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施工特点制订管制方案,全力维护水上重点工程建设和施工水域安全:一是切实做好宁界长征桥建设期间的安全维护工作。在桥梁施工期间,安排两艘海巡艇,多名执法人员,对季黄河桥梁施工水域进行水上特种秩序维护。二是在新曲河整治期间,按照市政府要求,主动服务,不计费用,帮助办理航行通告,安排专人、专艇到沿河码头、船舶发放告船民书,并落实了安全监管措施。三是搜救、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快速、高效:3月13日,接到“12395”搜救电话后,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处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出事水域的值班海巡艇苏海巡m50#快速前往如泰运河过船滨江大桥下,投人紧急救援。随后,处主要负责同志派海事科以及××镇海事所负责人前往出事现场,指导现场救助工作。对苏盐货99989船舶漏水处用木塞、棉花等堵漏,经过近3个小时的救援,直到晚上11点多,避免了一起船舶沉船事故的发生,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永安三福船厂“5.9”内河交通事故发生后,执法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并调派苏海巡m53#艇到现场进行秩序维护,排除坠落在河中的电缆线,消除了事故隐患。同时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4天内即完成了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责任认定,配合泰州市作风办、检察院、法院做好事故的后续处理工作。四是严格规范船检程序,船检质量进一步提高:严格按照船检规范,规范内部船检机制,船检人员实行实船检验,负责人审批。各项船检工作均按照船检质量体系运作。船检工作得到了泰州市地方海事局的船检质量体系内审小组的肯定。通过狠抓船检质量,对永安的在建浮吊,明确要求,规范办理证照。
航道部门:不断加大航道养护投入,改善通航条件。投入60万元,对姜十线元竹段、如泰运河翁庄段航道进行疏浚,共疏浚土方40902.2方,改善航道里程1.7公里。投入6万元经费,对如泰运河泰隆段82米水毁石驳岸进行整修恢复,确保了船舶安全航行。航政人员上航417人次,航道巡航里程3460公里,航道定期扫床665.32公里;船舶两防(防止船舶碰撞、防止船舶碰泄漏)专项整治回头看成效显著,全市受损桥梁通过发函敦促引起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原有受损的桥梁如泰运河跃进桥已安全拆除;姜十线霍后桥预制了两块桥板,正准备更换一块、加长一块。现在航道受损的桥梁都已在整改。另外他们还投入了10万元增设3块航道助航警示标牌,为船舶安全航行友情提示。在今年开展的十多项安全活动中,他们能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每次活动开头有计划,中间有汇报,最后有总结,并按照年初分层逐级签订的安全目标、风险抵押责任状综合考核要求,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应急保障到位,安全防范完善,形成了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较好地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工作目标,保证了航道安全畅通。
公路部门: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按照先调查,后宣传,再清理的顺序,他们会同养护公司依托当地政府、村委会力量利用3月、4月两个月的时间,对辖区内69座干线公路桥梁再次进行了逐一排查,到目前为止,共清理桥下草堆320平方米,垃圾50平方米,竹栅栏2处。有效消除了危及公路桥梁运行安全的安全隐患。在此次活动中,发现安全隐患1处,地点在省道232 k12+800处,如泰运河大桥桥南有厂房,该站路政人员对该厂已下发了拆除通知书,并向有关部门做了汇报。对232省道0—8k两侧绿化岛,232、334、336、229部分路段开展种植物清理工作,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加之群众对清理种植物不理解的原因,给清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路政人员每到一处,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宣传、说服的角度出发,及时化解了矛盾。据统计,三、四月份共清理种植物2万平方米,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我市的公路安全环境。今年以来,他们在加强常规检查的同时,增加了不定期抽查的频率,切实行使安全监管权力,做到发现一处安全隐患整改一处,对于整改难度较大的则规定期限,未在限期内做好整改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有效保证了安全目标的实现。在养护管理工作中,他们以公路养护技术标准为依据,加强了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联合路政部门加大了对超限车辆的治理力度,规范了国省干线的标识、标线,对容易发生事故的急弯、陡坡、高堤的重点路段加强了安全保障工作,严厉打击私拉乱接道口行为。在危桥、施工路段的重点监管中,他们充分发挥桥梁工程师、道路工程师的智囊团作用,将技术优势与组织机构的高效有机结合,在桥梁安全检查中倚重工程技术人员,以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为依据,确保安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在道路施工中,他们克服工作中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人员力量薄弱的不利因素,突出发挥联防网络的作用,确保了及时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全年组织安全检查23 次,共检查出大小安全隐患6 处,整改率达100%。
工程质监部门: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桥、涵的建设工程面广、量大,分布地域多,涉及的人和事比较突出,针对这些具体情况和实际状况,他们采取以点带面查、重点查、全线监督到位和定期查,主要查安全生产流程、查安全隐患、查安全标志、查持证上岗,查死角和漏洞,查项目部的每日安全检查记录,由于工作到位,未发生一起因安全而引发的交通工程责任事故和意外事故,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对不能中断交通的主路段,采取重要措施实行交警执勤,辅警二十四小时轮班值勤的管理,有序进行交通安全管制,在安全管理上不惜投资花巨资增设指示标志,在车辆和行人分流的地段设置安全标志,并加固警示标志,以引起各方注意,并确保了交通工程的顺利施工。
在抓安全监督管理的同时,坚持抓好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对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网络采取三级管理制度,人、证相符,持证上岗,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整改意见书共15份,并有当事人和所在项目负责人签字后进行整改,通知发送到项目部、施工队,并转送监理部门,对方签字认可落实整改意见后进行反馈,以确保有错必纠,加以改进和整顿。从源头上堵住事故隐患和整治的效果,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限期整改并制订具体整改措施,有效地遏制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
针对港口、公路、桥梁、船闸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面广、量大,安全监督的特殊性,他们坚持“安全第一、施工第二”的原则,对特殊的情况采取特殊的方法,采取查、补、纠、杜的流程,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建立了安全专项制度,以确保安全前提下工程正常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