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不发生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重大及以上电网和设备事故;不发生有责任的较大电网和设备事故;不发生电网稳定破坏事故;工程项目不发生较大及以上人身事故;不发生有责任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生产性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因违反调度纪律而造成的事故;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
电网频率合格率不低于99.999%,综合电压合格率99.23%以上,城市居民端电压合格率99.13%以上,城市供电可靠率99.87%以上,220千伏及以上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99.62%以上,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可用系数99.45%以上。
电力营销:售电量完成10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7%,其中:省内售电量61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420亿千瓦时。向广东送电3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65%。
资产经营:主营业务收入370亿元,资产总额318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9%以内,应收电费余额6.5亿元,流动资产周转率4.81次,综合线损率6.0%,利润超过年度考核指标。
基本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31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44亿元,小型基建投资0.81亿元,技术改造投资3.5亿元。新开工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14公里,变电容量450万千伏安;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509公里,变电容量225万千伏安。
党的建设:全面实现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四好”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受冰灾影响,公司工作目标将以××电网公司调整的指标为准。
(三)重点工作
为圆满完成公司2010年工作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深入贯彻落实南网方略,增强公司软实力。南网方略是我们做好公司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要在抓好南网方略的转化上下功夫,通过具体的措施去落实,使南网方略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管理的实践和员工的行为。
深化南网方略的宣贯。充分发挥讲师团和内训师的作用,不断扩大专兼职传播队伍力量,充分运用好已开发的精品课件,增强宣贯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宣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掘抗冰保电、恢复重建中的先进事迹,弘扬抗灾精神,将南网方略的理念故事化、人格化,通过编写践行南网方略故事集,树立模范典型等手段,让南网方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促进南网方略有效融入工作实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创造一个人人奋发争先、见贤思齐、干事者如鱼得水的环境。
加快子文化建设步伐。建立专业部门为主导的子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举办“服务文化论坛”、“廉洁文化研讨会”,抓好安全文化、服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10个班组文化建设试点工作,切实把南网方略所体现的先进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实践,充分体现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层层具体化到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中,使南网方略真正成为企业创造力、创新力、执行力的源泉。
完善企业文化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组、党委、支部、行政四位一体的组织保障体系,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开展企业文化评价体系研究,探索运用科学的模型和手段,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业绩、水平、作用和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提高企业文化执行力,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2、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指标化、体系化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1号令,倡导管理零失误、行为零违章、设备零缺陷、安全零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认真落实确保电网安全的各项措施,重点抓好“隐患整治年”活动。完成电网风险评估,落实××电网16个危险点和防止单线单变跳闸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加强关键设备的特殊维护管理,加强500千伏施铜i回等8条线路雷击等问题的综合整治,使线路跳闸率比上年下降20%,完成220千伏及以上线路的防风偏改造、跨越重点区域“单改双”年度计划;深入研究并解决贵阳、凯里、遵义电厂机组关停后暴露出的地区电网供电安全、无功电压稳定问题。建立公网应急体系,编制出台××电网应急通信管理、技术规范,滚动修编“十一五”通信规划,为电网安全生产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着力推进“三个体系一个机制”,重点抓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按照××电网公司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及各级人员安全责任传递机制的建设工作。研究电网防冰害技术体系,编制完成《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细则》,抓好贵阳、遵义、安顺、都匀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编制公司“1(总体)+11(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继续推进公司系统现场违章纠察,加强对各单位“五防”装置管理维护的监控力度,促进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刚性执行。逐级制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到位规定》,修订相关安全生产奖惩及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层层落实安全责任。
继续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重点完成变电站标准化建设工作。以遵义供电局为试点,开展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作业指导书及现场作业工单,强化推广执行力度,规范作业行为。完成138个变电站和集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组织编写变电站运行规程和主要范本,并在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推广应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全面推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应用。启动全省地调规范化工作。开展好指标创优活动,加强对指标的分解、统计、评价工作,完善安全生产指标体系建设。制定设备检修技术规范,做好计划检修,减少重复停电和临时停电次数。
3、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提高电力保障水平。积极应对电力供需形势变化,切实加强研究和分析,采取提高供电可靠率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做好电力供应。
加强配电网管理。完成城市配电网可靠性规划,抓好贵阳、遵义供电局试点工作。加强供电可靠率、居民端电压合格率统计工作,完善监测点,提高统计技术手段。开展配电网运行规范化管理工作,逐步推进运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抓好配电网技术进步,启动城市配电网自动化、gis建设试点,制定配电网带电作业技术规范,做好贵阳供电局配电设备带电作业试点。贯彻落实《客户停电管理规定》,抓好贵阳、安顺供电局试点工作,建立低压客户停电时间统计制度,切实减少客户停电时间。强化煤矿安全供用电管理,确保不发生供电方有责任的煤矿安全事故。
保证电力有效供应。密切关注电煤供应情况,协助政府采取“煤电挂钩”等措施。根据来水来煤情况,合理安排负荷,科学安排运行方式,优化电网调度,努力保持全网电力电量平衡。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价值理念,严格按照政府要求的保电顺序,组织有序供电,避免临时性拉闸限电。与发电企业签订并兑现购售电合同。充分依靠××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大平台,尽可能减少因缺煤给电力供应带来的影响。
强化营销基础管理。梳理完善营销标准、制度、流程,建立营销稽查常态化机制,完善电能计量与合同管理,推进营销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电力供需预警和分析机制,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强电力市场预测工作,强化对负荷预测准确率的考核,售电量预测误差率年度控制在3%以内,月度控制在5%以内;供电缺口预测准确率90%以上。
做好优质服务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永无止境”的理念,深入开展“万家灯火,南网情深”服务活动。在提高供电可靠率、减少客户停电时间、规范市场行为和员工的服务行为上下功夫,关注客户反映较多的报装接电、缴费、停电通知、故障抢修等环节,实行重大行风事件问责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95598客户服务系统报修、指挥、管理功能。
4、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落实××电网公司与省政府签署的节能减排工作合作备忘录的要求,建立绿色行动常态化工作机制,协助政府在高耗能企业开展电能平衡及合同能源管理,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抓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继续加大节能环保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电网优化调度系统”的建设和改造,积极建设水火电联合经济运行决策支持系统和实时动态节能调度系统,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火电厂脱硫设备运行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严格脱硫在线监测。
加强线损“四分”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及技术降损措施,完善线损“四分”管理的监督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线损“四分”管理试点,贵阳供电局确保年内完成,安顺供电局进一步完善,其他供电局全面启动。启动公司线损“四分”管理达标活动。扎实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完成786台s7型配变的更新改造。
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绿色行动”。建立科学用电指导中心,开展节能服务、节能宣传、节能培训和节电项目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每个供电局要建成一个节能示范项目。向44个年用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的客户提出节电建议,继续在高耗能企业推广应用无功补偿装置,进一步研究和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帮助客户降低产品电耗。
5、突出抓好电网发展规划和建设,增强公司发展能力。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现代化大电网的目标,把加快电网发展作为公司第一要务,落实电网规划,抓好电网建设。
加强电网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十一五”后三年电网建设方案及项目,完成电网“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等25项规划研究工作。抓好县级电网节能降耗规划研究试点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完成27个220千伏、500千伏项目的核准及5个500千伏项目的核准支持性文件的办理。全面推行标准化设计,对110千伏及以上项目逐步采用招标确定设计单位。不断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完成2009年拟投资建设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及评审工作。完成重要线路提高抗冰能力设防标准的制定和736条线路加固方案的设计。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规范基建工作程序,加快在建项目的进度,不断完善××电网的网架结构,保证新增装机的电力送出和省内外负荷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施工组织水平和效率,确保11个220千伏及以上重点项目按期投产。
加快农电发展。深化直管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研究和推进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的上划。逐步改善基层供电所的办公和服务环境,对100个供电所进行更新改造。继续推进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达标工作,确保16个县级供电企业通过××电网公司达标考评。推行县级供电企业生产作业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农网覆盖面和供电能力,完成2.2万无电户的通电,新装一户一表14万户,户表率达到84%。
6、强化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经营效益。进一步强化依法经营意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资金管理为主线、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强化预算和成本管理。做好财务预算与各专业预算的衔接,进一步梳理流程,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成本全过程控制,开展成本“对标”工作,严格控制弹性费用,逐步建立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标准成本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安全投入、抗灾救灾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税收筹划。完善电网受灾基础资料,积极做好灾后保险理赔工作。
加强资金和资产管理。充分运用集团账户、资金管理实时信息系统,加大资金统一运作力度,提高公司资金利用效益。健全资产管理体系,抓好工程决算,确保各项资产及时足额入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继续开展不良资产和投资清理,优化资产结构,强化资产效用分析。理清公司资产管理的权属界面和管理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