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市卫生局、市农委、市畜牧局等市直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和区管委会的领导下,我局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克服业务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少的困难做了一些工作,现把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卫生工作
(一)疾病预防控制、爱卫会工作
1、计划免疫工作。今年共为全区注射卡介苗247人次、脊灰疫苗941人次、百白破疫苗859人次、麻疹疫苗313人次、乙肝疫苗1103人次,本年度预防接种率达到99%以上。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今年,面对严峻的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局工作人员做到忙而不乱,不论是普通的工作人员还是主管分管领导,都奋战在工作第一线。放弃“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休息,执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确保了防控信息畅通和国庆期间安保工作的开展;积极做好甲型H1N1疫苗的接种登记和注射工作,实行“一人一苗”的实名制制度,严防甲型H1N1疫苗外流,截止目前为止,全区小学教师、村级卫生工作人员、公安干警等共接种477人次;对突发疫情认真对待,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和善后安排工作;对全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等防控知识全员培训4次,累计达300余人次。
3、爱卫会工作。采取“随时发现、随时消灭”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及时灭鼠灭蚊灭蝇,在街道办事处的协助下,督促各村及有关单位开展垃圾清理清运工作。
(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区卫生工作
1、多措并举,做好基层业务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月例会制,今年妇幼保健例会达到12次以上。在例会时,我们不但向下属单位布置卫生业务工作,同时也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及时探讨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每季至少对各医疗机构检查一次,发现违反妇幼保健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妇幼保健管理工作规范化。根据我区实际,年初制定了《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产后访视制度》、《降低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开发区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和《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等规章制度。村保健员按制度要求做好妇幼保健及各种台帐的管理工作,按时完成市里要求的各类统计报表和临时性工作,及时完成“三项报告”的上报工作。
3、加强两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宣传婚检、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检查的重要性,完成妇幼保健各项指标。2009年孕产妇总数为239人(双胞胎1人),活产数为240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9.58%,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6人,占产妇总数的2.51%,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率为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1人,死亡率为4.18‰;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100%;经对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调查,母乳喂养率达到93.31%;新生儿访视率达到100%。
4、严格《出生医学证明告知书》的管理,配合计生部门做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根据我区没有助产医院的特殊情况,孩子出生后,先由保健站发《出生医学证明告知书》,然后由新生儿家长持告知书到婴儿出生的助产单位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今年共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告知书》25人次,为0—6岁儿童家长签订妇幼保健保偿协议书25份。随时向新婚夫妇和孕产妇免费提供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宣传资料,协助助产单位和新农合定点医院做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术后及时随访活动。
5、今年我区仅有的一家东三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承办人经营不利于9月份申请注销,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在年底前建成。
[NextPage](三)卫生监督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安全隐患查处力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整治措施,具体做法是:
第一、严格卫生行政许可,严把准入关。按照《行政许可法》、《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做到依法许可、依法监管。目前为止,全区共受理卫生行政许可申请24户,其中,发放食品卫生许可3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1户。
第二、加强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积极防控食物中毒事故。对全区30余家餐饮单位,进行巡回卫生监督达150余户次,监督覆盖率达98%以上,督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3人。重点督促和指导餐饮单位认真开展食品采购索证及进货台帐登记制度,使“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建立率达100%。
第三、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和疫情管理、学生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全年共检查学校、幼儿园50余人次。
第四、认真开展公共场所、化妆品卫生监督工作。共检查公共场所33户,其中旅馆8户,浴池8户,美容美发15户,化妆品经营单位2户。
第五、对辖区内的30家医疗机构、9家药店进行检查,加强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还与质监部门配合,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陈旧老化现象进行全面整改。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一是宣传动员早,筹资措施实,参合率逐年上升。由于管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09年年初拨付资金48万元为每名参合农民实行参合补助,即参合农民缴费20.00元,即可得到20.00元的补助,所以本年度农民参合人数共计2400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22人,以个人为单位参合率为全区常住农业总人口24070人的99.7%;其中,农村特困人口(农村低保户)参合率达100%。二是调整补偿方案,参合农民更多受益。根据财政补助标准和基金运行情况,我区合管中心进一步调整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度。一是调整报销比例;二是扩大报销范围;三是把尿毒症等重大疾病纳入到了慢性病门诊统筹;2009年3月,下发了《**开发区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开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操作规范》,同时重新确定了各级医疗定点机构,签定了2009年新农合服务协议。对住院的参合患者均实行了“出院即补”的政策。
截止11月末,共受理住院参合患者1092人次,报销补偿医疗费176.0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95人,88.97万元。受理门诊参合患者18288人次,补偿门诊医疗费36.5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9.14万元,共计支付参合患者医疗费补偿212.67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总筹资额240万元的88.6%。
二、农林牧水工作
1、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牧水基本情况一览表》的编制工作,此表涵盖了我区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及农林牧渔业产值等相关情况,其中包括各村相关情况,此表客观、系统地反映了我区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工作的现状,可以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完成2009年度粮食综合直补和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核实工作。确定我区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为玉米8796.3亩,共发放综合直补资金49万元,涉及农户5630户。农业产业化工作。组织我区省、市两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5家)参加市农业产业化办举办的农业产业化统计网上申报系统培训班,通过学习能够实现我区农业产业化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组织柏慧燕都、希波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参加由市农业产业化办组织的“2009年度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重点学习了欧美及以色列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知识,使我区龙头企业负责人受益非浅。
[NextPage]2、围绕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的任务目标,积极推荐我区新建企业“辽宁新洁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加“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评选,该企业项目总投资7136.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36.9万元,主要进行蛋品分级加工,并生产配套包装材料。但由于企业刚刚组建,仅完成工商注册,待企业完善其它组建手续后,再运作报批工作。
3、按照市、区抗旱会议精神,认真开展抗旱及旱灾情况统计上报工作,召开抗旱工作会议部署我区抗旱工作;配合市农经局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研工作,按照要求提供了我区土地承包的相关数据;8月份配合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对我区东三家村脱水菜生产企业和作坊进行执法大检查。
4、截止到11月份,我区生猪存栏2317头,牛存栏295头,羊存栏1247只,家禽存栏16.42万只(其中鸡16.24万只、鸭1438只、鹅327只)。完成畜禽生产情况的数据录入工作。落实能繁母猪扶持政策。下发了我区2008年能繁母猪补贴款40000元,共补贴能繁母猪400头,补贴标准100元/头。围绕国庆安保工作任务,严格畜禽防(检)疫工作,一是针对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疫病加强强制免疫管理。全年累计免疫禽33.57万只(其中鸡33.3万只,鸭0.21万只,鹅0.06万只)、免疫猪3838头、免疫牛548头、免疫羊2275只,实行应免全免措施,做到免疫率、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100%。二是加大畜牧防疫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对各村防疫员实行春秋两季防疫培训制度,加大防疫员对猪瘟和禽流感防治等业务知识及牛羊口蹄疫防疫能力培训,从流行病学、病理机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如何防治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对防疫人员的自我保健防护进行了培训。三是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09年全年对辖区内进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348户,其中禽存栏11.6万只,猪存栏672头,羊123只,牛65头(其中奶牛48头)除因饲养管理机械、普通病等病死亡禽573只,猪20头外,均无重大动物疫情死亡,同时也未发现其它动物疫情。
5、严格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直补兑现政策。我区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口为49户107人,截止9月份累计发放直补资金116550元。编制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报告(2009年-2013年)》。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争取抗旱人畜饮水资金。
6、根据市林业局的要求,结合我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实际情况,修改了我区《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并在各村宣传了国务院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签定《**开发区森林防火工作责任状》,要求各村成立护林防火小队,增加森林防护员,确保将防火责任落实到人,并且要求各村制定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积极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主动协调市森林公安局、龙城区森林公安局派出所查处违法砍伐林木案件。
三、招商引资工作
按照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完成了招商引资3000万元指标任务,引进项目为:投资1500万元的北方振动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双菱环保3号车间厂房扩建项目。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不健全,没有区、街两级业务机构,没有专职防保、新农合工作人员。
2、基层业务人员服务水平普遍不高,服务项目比较单一。
3、社区卫生工作有待完善。
4、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有待加强。
5、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物资储备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2010年工作安排
为确保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医疗卫生秩序,我局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建立健全各种业务机构,理顺各项业务。2010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健全三级防保网络。
2、进一步加强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夯实网底工程,提预防保健工作质量。
3、联合工商、城管、教育、公安等部门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校园周边的各种食杂店、小吃部、校门前的烧烤等流动摊床进行清理整顿,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4、在已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基础上,继续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完善补偿方案设计,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让参合农民得到最大实惠。逐步实现合管办与各级定点医疗机构HIS系统的联网,定点门诊设立网络终端,开展门诊补偿网上审核报销制度。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用药等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和大型设备检查,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支出;推广单病种定额付费和限额付费制度,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对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力度,避免重症、危重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继续搞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避免或减少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与发生。
6、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做好粮食补贴等相关工作,落实农民减负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区管委会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荐“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积极为扶贫龙头企业向上级争取贴息资金,为企业服务。
7、继续加强春秋两季的畜禽防疫工作,强化免疫,实现免疫率100%、免疫档案建立100%、免疫卡发放100%、耳标标识佩带100%,确保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情,维护我区社会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日常监测和动物检疫工作,重点做好宝泽禽类定点屠宰厂的禽类屠宰检疫工作,继续完善我区畜禽产地检疫工作,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的储备工作。
8、按照移民和移民安置村村民的意愿开展后期扶持工作,将对核定到人的原迁移民和非原迁移民采取资金直补的方式进行扶持。认真贯彻上级业务部门及区管委会的指示精神,做好全年森林防火工作安排,加强春、秋季森林防火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