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县老干部局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老干部局的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始终坚持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并注重发挥他们作用的政策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两项待遇”较好的完成各级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现将我县老干部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离退休干部108人,其中离休干部17(享受副地厅级待遇2人,享受正县级待遇4人,享受副县级待遇11人);享受副县级待遇以上退休干部91人(享受正县级待遇 10人、享受副县级待遇81人。)有老红军、离休干部遗孀13人,其中无工作的遗孀10人。
二、老干部两项待遇落实情况
(一)政治待遇:
一年来,我们为了让离退休干部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及时掌握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我们一是制定和建立了老干部阅文制度。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我县决大部份老同志退休后都居住在绵阳等地,为了使居住在绵阳的离退休干部能与县内老干部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上保持一致,我们将青川驻绵阳老干部学习日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并确定每月26日为“学习日”,同时规范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向老干部传阅相关文件,发送相关资料,通报本地区、本部门及家乡工作进展情况,尤其是灾后重建。掌握老干部的思想动态,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统一认识,从而调动了离退休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共谋青川发展大业;二是坚持了离退休老干部定期听取重要报告、出席重要会议和参加重要政治活动的制度。今年8月中旬,县委县府召开了工作通报会,县委县府主要领导向老干部通报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社会事业发展、干部工作、党的建设及灾后重建等情况。坚持了定期不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工作通报会,充分利用老干部的智力、经验优势和人力资源,为县委县府参好谋,议好政,听取老干部的建议和意见,重要会议请老干部参加,同时还定期不定期的为老干部举办政治、经济形势报告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三是按照规定订阅了相关报刊及杂志,我局订阅了《四川日报》、《广元日报》、《四川农民报》、《半月谈内部版》、《时事报告》、《党的建设》(城市版、农村版),县委组织部还为老干部活动中心赠阅了《四川党的建设》、《党课》,老干局还为109名老干部订阅了《晚霞》杂志供老干部学习;四是建立、完善和坚持了各级党政领导分工联系老干部的制度。县委县府非常重视老干部工作,建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罗云同志任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张大勇同志任副组长,组织、老干、人事、劳动、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研究部署老干部工作,把老干部工作列入了县委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使老干部工作围绕全县大局,健康有序地开展工作。制定了县级领导干部走访联系老干部制度,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实行各负其责。具体要求是:要坚持定期不定期的向老干部通报情况,向老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报全县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灾后重建等工作的进展情况;带头参加老干部开展的各项活动,听取老干部对我县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并及时向老干部反馈情况;带头与老干部交朋友,开展谈心活动,从而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什么困难与问题,并积极主动帮助解决,为老干部办好事办实事;带头走访慰问老干部,向老干部通报国内国际形势,宣传党和国家对老干部的各项政策,督促检查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的落实情况。老干部工作部门在建立老干部工作人员走访联系老干部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责任到头、包段包片负责,采取经常登门拜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与他们交心谈心,在思想上进行沟通。对前来老干部局办事的老干部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以一张笑脸相迎,对居住在易地他乡的老干部,经常与他们保持通讯联系,使他们感到组织对他们的温暖,他们风趣地说:“老干部局是我们温馨的家。”五是加强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充分老干部发挥作用。我们始终坚持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的作用。我县建立了3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县检察院、县水电农机局、县粮食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离退休党支部建设:1、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离退休干部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与各级党组织的决议,组织和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先进典型作用;2、组织离退休党员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学习党章及党的基础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党员加强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开展形势多样的主题与实践活动。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离退休党员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如:享受副县级待遇退休干部吴兴同志被聘为秦兴律师事务所律师以来,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为受害者讨回公道,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享受副县级待遇退休干部赵义勋同志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和合理的地理位置,自筹资金办起了餐饮服务业,方便了旅客和参观者;离休干部陈林忠动员孙儿利用自己的挖掘机参加救援工作;享受正县级待遇的退休干部李荣昌同志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以自己一生喜爱文学的特长,创办《今日青川》,并担任总编,鼓舞青川人民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重建精神家园鼓与呼。今年初,他又成功创作了《青川情》—“5.12”百人特写一书,共30万字,该书生动感人,制作精美,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其中《情洒(今日青川)重建精神家园的人们》一文被中国散文学会评为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报告文学二等奖。为了大力弘扬老干部的历史功勋和现实贡献,讴歌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在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开展的建国六十周年老干部征文座谈和老年书画摄影展活动中,我局征集到征文诗词8篇书法2幅。其中杜国家同志的《国庆颂》、《牛年的回顾》2篇征文被市委老干局采用,并打印成册在全市发行。贾壁同志创作的诗《街道清洁工》被广元市老年诗书画学会利凤诗报刊登。二是按照川组办[2009]17号文件精神,收集到离休干部陈林忠、杨炳成、宋谦祥三位同志在战争年代的有关历史资料和珍贵照片。广大离退休干部,特别是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积极支持房屋拆除、板房腾挪项目建设等方面,顾全大局,心系青川发展,始终与县委保持一致,全力支持县委开展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为全县人民作出了表率,有力地推动了灾后重建工作。许多老干部深入身边干部、群众,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认真做群众思想宣传工作,安抚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为民排忧解难,为青川灾后重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无私奉献,他们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深受各级干部群众的敬佩。六是建立和坚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和看望生病住院老干部的制度。我们始终坚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春节期间召开座谈会、茶话会、团拜会,发放春节慰问金(近几年来在青川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县委、县府从不克扣老干部)春节慰问金人平300元。每逢“五一”、“七一”、及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县级领导干部都分别对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向他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带去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体现组织的温暖。今年八一期间,还开展了对企业军转干部(离休)6人进行了慰问,每人发慰问金500元,并对企业军转离休干部进行了健康体检,对因病无法参加健康体检的离休干部每人发300元体检费。对生病和住院的老干部我们都坚持到医院看望,如今年7月份,企业离休干部吴玉山同志患心脏病在O七二医院治疗期间,我局派专人到医院看望,送慰问金300元,对居住在县外的离休干部遇到生病住院,我局都要深入家中或医院看望慰问。今年为因病去世的3名老干部料理了后事。
(二) 生活待遇:
1、 我县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落实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的意见>的通知》(人厅字[2000]61号)文件和川委厅[2001]10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对我县离休干部的两费实行了单位尽责,社会统筹,财政支持,加强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了离休干部“两费”的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确保了离休干部“两费”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
(1)建立和完善了离休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一是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由财政负责,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由财政统一集中支付。乡镇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由县财政统筹管理;二是企业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实行社会化发放,对破产企业和半停产企业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由我局会同人事、财政和劳动等部门确认后,由社保险局负责发放。
(2)建立完善了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一是对行政单位和原享受公费医疗的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医药费统筹资金由县财政预算安排,企业离休干部的由企业和单位按原资金渠道上报,对出现超支的缺口由县财政局给予解决。我县企业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险由县财政按人平9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解决,确保了离休干部医疗费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实行实报实销。今年以来我局向县财政争取解决了离休干部李计全、贾国华、尹玉才三位同志重病期间住院所花的费用(医保上不能报销的部份自费药品开支)21000元;落实了原企业离休干部李计全同志的丧葬费、抚恤金及一个半月工资等共计102000元;为竹园医院离休干部杨炳成同志解决灾后异地重建住房补助款2000元。
(3)建立和完善了财政支持机制。为了确保老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我县建立和完善了财政支持机制。在落实“两项待遇”的同时,县财政局在资金上提供了可靠保障和大力支持,确保了离休干部的“两费”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转。
2、认真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的地方生活补助有关问题的意见》(川老发[2007]5号)和川纪发[2009]1号、广纪发[2009]3号文件精神,落实了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地方生活补助,按照同级别、同标准、同时间落实了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徐励、杨炳成、宋双洋、杜克成和企业离休干部宋谦祥、李计全、吴能成、高云汉、尹玉才、吴玉山、王子清、贾国华、郭映海等12名离休人员的地方生活补助。
3、按照《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死亡后遗孀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广人发[2007]39号)和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补助水平的通知》(广府办函[2007]314号),中共广元市委老干部局、广元市财政局、广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死亡后无工作配偶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广组通[2008]112号)等文件精神,一是对全县13名老红军、老干部遗孀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二是按照广人发[2007]39号文件精神,对10名无工作的老干部遗孀按照我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65元为基数调整了生活困难补助。(老红军2.4每月标准为396元,抗战时期2.2,每月标准为363元,解放战争2.0,每月标准为330元。)三是对老红军、老干部去世后遗孀的医疗费按照有关政策全部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使离休干部遗孀的医疗费用报销有了可靠保障。
4、按照广组通(2008)28号、青委组(2008)37号文件精神,对因瘫痪等原因,生活长期完全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吴能成、贾国华、董家杰等11 位同志的护理费分别增加到每人每月600元。
5、按照组通字[2008]48号、川组通[2009]98号、广组通[2009]112号文件精神,对1945年9月3日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高云汉等3位同志的护理费标准由80元提高到200元。对1937年7月7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且满80周岁的离休干部齐庆湘等6人提高到400元标准。
6、按照广组通[2009]152号文件精神,以青委[2009]212号文件,提高了企业离休干部宋谦祥同志享受副厅级工资、医疗待遇。
7、参照国家公务员津贴标准,落实了青川中学离休干部徐励、沙州镇陈林忠2位同志分别按副县级24000元的标准享受相关待遇。今年我们协助社保局帮助解决企业离休干部贾国华同志之妻贾桂芝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同时为贾桂芝同志节约资金2万元。我们不但对离退休老干部个人在生活给予照顾,而且对老干部家属也十分关怀体贴。
8、为了防制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我们与县疾控中心密切配合对居住在青川乔庄地区的离休干部30余人接受了流感疫苗接种,确保了离退休老干部的心身健康。为了防病治病,确保老干部的身体健康,今年还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到县人民医院进了健康检查。
9、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5]12号和广委办[2003]113号文件精神要求,一是将我县停产和破产企业单位的离休干部管理关系从企业转入主管部门;二是明确了接管企业离休干部管理关系的主管部门的职责;三是负责解决企业离休干部医疗保险待遇,接管部门负责督促原企业在劳动社会保障局为企业离休干部办理一次性医疗保险待遇;四是负责做好离休干部日常管理及相关的服务工作;五是负责处理企业离休干部去世后的丧葬事宜和遗属的有关问题;六是落实好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各项学习活动,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
三、组织老干部就近和外出参观考察
今年来我局分别组织了两次离退休干部就近参观和外出考察。一是8月中旬,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赴马鹿乡、关庄镇、黄坪枣树村进行参观学习,重点参观了马鹿乡砂石村新村建设,中小学重建、卫生院灾后重建项目,关庄镇集镇建设、高坝村农房建设、黄坪枣树村灾后重建。在参观中,当走进砂石村等地所展现在老干部面前的是别具特色、整齐有序的院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人心稳定,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实地参观,老干部受益匪浅,大家一致认为:特大地震给青川人民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给青川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青川县委、县府率领25万青川人民共同前行,有浙江人民的援建与支持,我们要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利时机,以重建工作为目标,以援建为契机,将我们灾后重建工作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园满完成重建任务,让青川的明天更加美丽富饶,人们更加幸福安康。二是在建国60周年之际,我局于2009年10月23日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周怀民同志率老干部考察团75人从青川出发,途径成都、重庆长江三峡,历时10天时间,对华东五市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游览了长江三峡,参观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观光了奉节县的白帝城,参观了南京总统府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考察了浙江地区最具江南特色的乌溪古镇、杭州的西湖、宋城,亲身感受了上海最高建筑88层观光厅—金茂大厦,考察了杭州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所到之处,考察团的同志感叹万纷,他们激动的说:“通过这次考察,亲眼目睹了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繁荣富强,祖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的巨变,证明了我党的伟大光荣而正确。”通过这次考察,开阔了老干部的眼界,拓宽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坚定老干部的信念和决心,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这次考察,有以下几点感受:
1、 实践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协作是胜利之基。我们要充分发扬这次考察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互帮互爱的好精神、好作风、好传统并将发挥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努力打造团队精神,齐心协力搞好老干部工作。
2、强化了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体现在全县目前面临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从部门抽出工作人员随行考察团,为老干部服务;二是派出了医疗技术高超的医务人员随团做好保健工作;三是在财政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委、县府拿出一定的经费,作为考察费用,用于老干部外出考察。这充分证明县委、县府十分关心、重视老干部工作,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的离退休干部。
3、通过这次考察,开阔了离退休干部的视野,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本次通过观光,参观、考察了解了过去,掌握了今天,展望了未来,激发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革命热情,感受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实践证明,我们祖国的无比强大,繁荣昌盛。
4、通过这次考察,离退休老干部观光了祖国大疆南北的壮丽山河,感悟了中国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体现了让老干部共享社会改革成果。
5、通过这次考察,使老干部深受启发,实践证明,任何一个部门或是一个单位,要搞好工作,就必须服从组织、加强领导、团结协作、步调一致、齐心协力。
6、通过这次考察,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沿海与内陆、地区与地区、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很大,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中共青川县委、青川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积极投身于重建家园的行列之中,把青川县建设的更加美好,以实际行动报答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老干部工作的支持与厚爱。
四、自身建设
今年以来,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及老干部工作政策的学习,全局职工的政治素质有明显提高,思想素质得到升华,业务能力不断加强,工作作风有明显好转。全局职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工作不断创新。今年元月受到四川省委老干部局表彰,今年9月我局在全市开展的老干部工作知识竞赛活动中以优异的成绩荣获第三名。
五、老干部信访工作
我局加强对老干部信访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帮助老干部化解矛盾,解决突出问题,疏通信访渠道。今年以来,没有一个老干部无理诉求和群体上访事件发生,维护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
六、其他工作
1、按照青委办[2009]17号文件精神,完成了2007-2008老干部工作年鉴编撰工作任务。
2、向市委老干部局及县实践办等部门报道各种信息23篇,其中《开展三问三民办实事》被县委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十三期简报刊登。《大地震真无情》、《不在编的总编辑》、《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的所见所闻》3篇稿件被《晚霞报》采用。完成了市委老干局给我县下达的调研工作任务,撰写了题为《践行三心要求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3篇调研文章。
3、完成了县委县府交给的维护稳定、农房重建等工作任务。
4、顺利完成了2009年6月10日广元市委四大班子离退休老干部来青川考察、指导工作的接待任务。为各位老领导赠送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光碟6盘《青川情》等书籍共60套。
5、认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和综合治理,落实了安全保卫,完成了领导交办件。
6、关于“5.12”特大地震后,我县离休干部的住房情况
我县离休干部早在80至90年代都陆续搬进新房,全面解决了全县离休干部住房难的问题。但由于去年“5.12”特大地震,我县成为极重灾区,造成我县离休干部无家可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援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离退休干部全部住进了板房,解决了暂时的困难。现已有6位老干部选择了购买安居房这一途径。目前,针对我县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按照中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和温总理 “一定要把青川建设的更加美好!”的嘱咐,力争明年9月让全县离退休老干部全部搬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