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总结 > 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县教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与2010年工作思路

2009-12-04 
薄弱学校更新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10年力争2—5个乡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在小乡建成2—3所、大乡建成3-5所寄宿制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措施,对农村学扶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均衡发展。

  2009年,在、县和教育的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克服教育系统点多面大、基础薄弱、教师缺编诸多,教育改革,教育质量,教育均衡发展,办满意的教育中心,以教育质量管理年、基础教育百校行和校长论坛活动为抓手,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质量,稳定发展”的工作思路,措施,工作,圆满了年初制定的任务,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2009年工作情况

  (一)素质教育

  以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质量评估表彰大会为,教育改革。并了课程改革保障机制、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了符合教育的《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制定了《教育质量管理年活动评价细则及办法》,优化学校管理,学校学生发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制度,了适龄中、小学毛入学率均达100%;了、县《关于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举办了“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弘扬坚强不屈、团结互助民族精神”主题班会观摩活动,展示班会活动130节。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经典讲读诵”比赛、“迎接新成立60周年”知识竞赛,校园文化月、“三理”教育讲座主题教育活动及多种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体音美教育,学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上述措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了丰硕。2009年,共组织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写字比赛、传统经典诵读比赛素质教育活动20余项,学生近10万人次,5000余人次级中小学素质教育竞赛活动中获奖。,在河南省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中,有2497名学生获奖。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509件学生参赛作品获奖。教育改革的持续,素质教育的,了教育质量的。2009年中招,600分人数达27人,550人数达923人,在各县(市、区)中遥遥领先,县教体局及局教研室7个被评为平顶山市基础教育先进集体。高招本科上线人数达2573人,比净增603人,,一本上线392人,比净增107人,二本上线1408人,比净增401人,高招居六县(市、区)之首。

  (二)“两基”持续

  投入资金597.28万元,对70余所学厕所、围墙、操场规划建设,建设面积666444平方米,投入870万元,对7个初中改造,建设面积13666平方米;投入95万元,为燕山中学、夏李乡实验小学11所学校装备标准化实验室21个,配备仪器柜400个,填补了初中无标准实验室的空白,,投入30万元,为中小学装备仪器3万余套(件),还配备了22万元的体育器材;建成并开通了教育城域网,启动了公文交换系统,了教育信息化的。了义务教育普及率有新增长,办学条件有新和办学大幅的。

  (三)师资建设

  以新一轮农村教师素质工程为,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学历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音美教师培训十数项培训,受益教师近5000人次;人才库建设,经层层选拔,考查,28名教师入选县教体局人才库;严密组织并实施了特岗教师招录工作,对招录的80名特岗教师了岗前培训。种种措施,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

  (四)教育公平

  印发了《关于重新城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招生范围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安置办法的通知》,严禁城区各学校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收取“借读费”不费用,保障了的平受教育权利。,对家庭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2009年,共拨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5228.8万元,拨付免教科书资金1294.8万元,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427.5万元,资助学生9338人;投入高中阶段贫困生资助资金55.55万元,资助学生697人;投入中职业教育阶段资助资金15.1875万元,资助学生2025人。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从上扭转城区学校班额过大,农村学校资源浪费,教育质量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县教体局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二六二”工程方案,即用3—5年,在农村发展20所初中、60所寄宿制小学、200个教学点,以农村办学条件,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城乡教育均衡。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和初改工程,,20所农村初中已,常村乡、保安寄宿制小学试点工作运行,夏李乡、城关乡、叶邑镇、廉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工作正紧张,了的社会效益。5月,教育部督学调研中小学布局时,对的工作了肯定。

  (六)教育环境优化

  了学校检查“准入制”和“免收费制”,涉教检查一律报经县纠风批准,并规定只检查不收费,遏制了对学“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了乡镇及在学校安全、净化育人环境中的职责,综合治理。全社会人人教育、支持教育的。

  (七)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在强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高中阶段教育也。县高分校一期工程建设已大头落地,年底前即可完工搬迁。一期工程后,可容纳40班2000余名学生,工程后,可容纳80班近5000名学生。,以省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为,以省级职教强县创建为基础,以创建核心职教强县为,强力职教中心建设,投入200多万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增设汽车维修、旅游专业,了级职业技能鉴定站。

  (八)性体育运动蓬勃

  性体育场所建设快车道,共选建34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截止11月底,已完工并经验收合格。投资3.6万元在昆阳镇南关居委会修建健身路径一处;投资30万元,在昆阳镇王庄村修建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一处。还举办了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节,展示了昆阳儿女建设盐都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

  (九)依法治教

  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政策。多种《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使教育法律法规了,而且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教育、支持教育的。适龄少年儿童平受教育的权利了保护,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了和,初中、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了控制,教育投入,教师待遇,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幼儿教育蓬勃发展,学校建设依法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从而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安全工作。县、乡校三级都成立了安全工作,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了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制定了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危房改造和食堂改造工作,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应急演练,保障了师生安全。被评为市“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综合治理工作。公安、交通、司法、工商、文化,对学校周边环境及文化市场了整治,取缔了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及占道经营摊点,优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公安、司法对侵犯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的事件,依法保障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校益,了的教育教学秩序。信访稳控工作,和改进信访监察工作,消除和化解不安定因素,了教育稳定,在的行风评议中,教育系统前移了11个位次。收费管理,坚决教育乱收费。出台了《图书进校听证制度》、《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治乱”管理责任制。了收费公示制度,推行聘请教育收费校外义务监督员制度,增大收费工作透明度。,县教体局与纠风分别开设了举报电话,并组成专项治理对中小学收费情况和教辅读物征订情况逐乡、逐校排查,对收费及案件了严肃,遏制了乱收费的。

  (十)圆满了、县交办的“双创”、防汛、救灾、驻村、秸杆禁烧、爱心救助、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

  总之,,措施,的工作了,但地讲,还着不少的和问题。教师缺编、断层与结构性矛盾。据测算,到底将缺编848人。是小学,,50岁的小学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80%,教师的退休,许多农村小学将开课。,教师上由1/3的转正民师、1/3的工人、1/3的院校毕业生构成,结构极不;英语、体音美教师奇缺,小学英语学科一名专业教师。因素,严重制约着教育质量的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高中阶教育发展迟缓,高中万人在校生人数偏低。,高中万人在校生人数209人,远远低于全省379人的平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重道远。农村小学布局工作经费短缺,举步维艰。受村村办小学定势的,农村学校布局阻力,再加上布局后,小学服务半径增大,多数学生需要在校食宿,生活教师、宿管人员编制需,是新建教学辅助用房需要资金支持。,寄宿式小学的生活教师编制,也的布局资金,布局后的学校师资紧张,布局资金匮乏。布局虽势在必行,但举步维艰。安全责任难以承受。当前,独生子女多,管理难度大,社会对学期望过高。再加上家长和的片面认识,一旦问题,家长便置政策、法律于不顾,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学校和教育,有些家长扰乱教学,要挟,漫天索赔,使学校难以承受,严重了教育教学秩序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上述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

  二、2009年工作安排

  (一)教育改革。以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办学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素质教育,办学品位,注重内涵发展,乃至全省教育强县。

  (二)师资培训。分学科对小学1—6年级和高中1—3年级教师新教材培训,使其能够地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培训中学教师1500人、小学教师2000人。中、小学教师高学历比率分别比2008年2.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三)“两基”工作,并基础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力争201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85%。

  (四)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高中阶段贫困生救助政策,学生不因贫困辍学。

  (五)薄弱学校更新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10年力争2—5个乡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在小乡建成2—3所、大乡建成3-5所寄宿制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措施,对农村学扶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均衡发展。

  (六)省级“职业教育强县”创建,健、乡、村三级培训网络,组建叶县职业教育集团。

  (七)举办届校长论坛,并以此为依托,校长队伍建设,凝聚学校管理智慧,创新教育发展途径,教育管理,育人质量。

  (八)体育工作。健全体育组织,培养体育人才,的身体素质和的竞技体育。,叶县体育运动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工作,办好叶县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节,力争开工建设叶县体育馆。

  (九)安全稳控工作。安全、信访工作制度和措施,排查并消除不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教育稳定。

  (十)密切县里中心工作,、县交办的工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