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大行政审判为度,提高办案效率,规范行政主体执法行为,为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辖区内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近三年行政案件的受理及审结情况。
2007年—2009年4月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9件,其中非诉执行案件5件。
1、2007年共受理和审结行政诉讼案件9件,涉及卫生行政处罚、城建行政处罚、治安行政处罚、治安行政裁决、行政赔偿等,其中判决结案1件,协调撤诉8件,判决行政机关败诉为治安行政裁决案件,主要是因为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裁决。非诉执行案件2件,为申请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均裁定准予执行,并都顺利执结。
2、2008年共受理和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件,涉及行政赔偿、行政处罚、土地行政登记等,其中判决2件,调解1件,行政机关均胜诉。非诉执行案件1件,为申请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顺利执结。
3、2009年截止4月份共受理2件行政诉讼案件,审结一件劳动行政裁决案件。判决行政机关败诉,主要是因为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裁决,另一件拆迁行政强制及行政赔偿案件正在审理中。非诉执行案件2件,为申请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均裁定准予执行,并都顺利执结。
二、近三年来行政审判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1、案件类型呈多元化。相对于民事案件来说,行政案件数量少,但案件类型仍呈多元化发展,行政案件涉及到公安、卫生、城建、土地、劳动等单位和部门,从而行政审判涉及的法律法规面广量大,变动频繁、情况复杂、专业性强。
2、原告撤诉率高。3年间共14件行政诉讼案件,撤诉案件数8件,撤诉比例达57%。其中2007年共受理和审理行政诉讼案件9件,其中撤诉8件,比例高达89%。原告主动撤诉的原因主要在于,在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通过庭前、庭中和庭后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协调,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认识到其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在职权主体、事实根据、法律依据执法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或缺陷,主动撤销被诉行政行为或者重新做出行政行为;或者原告理解并接受法院关于诉讼主体不适格、超过起诉期限或诉讼请求不明确等问题的释明,自愿撤回起诉。
3、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判决被告败诉均因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执法不规范或违法。这主要是由于行政机关对依法行政不重视,不严格造成的。行政机关应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4、行政非诉案件均有效执行。我院严格对行政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行政非诉案件的审查程序,对申请来院的行政非诉案件坚持由行政庭进行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做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对准予执行的案件均顺利执行完毕,做到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5、审结案件的裁决情况。自2007年至2009年4月我院共审结13件行政诉讼案件,其中判决维持1件,驳回1件,判决撤销2件,撤诉8件,调解1件;申请强制执行的5件行政非诉案件,均裁定准予执行。
三、当前行政审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我院行政审判的内部司法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审判案源少、影响小,故行政审判的效果较民事、刑事审判来说不太明显。
二是行政审判投入较少。缺乏行政审判相关的业务学习资料,现有的书籍内容已很陈旧,派出去学习的机会也很少,对行政审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一些前沿的问题,研究资料不多,把握不够,极易导致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三是行政审判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也因为行政案件少,我院行政庭的法官要审理大量的民商事案件,把工作重点放在民商事案件的审理上,而忽略了对行政审判实务的钻研。
2、行政审判的处部司法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是行政诉讼还未真正深入人心,导致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少。由于法制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导致行政诉讼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加上文化水平低,老百姓根据不懂法律,根据不知道什么是行政诉讼。当他们的权利受到行政机关的侵犯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率为零。行政机关对行政诉讼仍存在错误认识和抵触心理。封建的“官贵民贱”的旧思想残余仍在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存在,作为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对于行政案件的应诉应当高度重视,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均是委托下属工作人员或律师出庭应诉,没有一位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出庭应诉。
四、如何提高行政审判的质量和水平。
行政审判是一项法律、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改变行政审判现状就要立足于行政审判实际,着力改善内外环境,才能使行政审判工作有可靠的保障。
首先是法院内部要深刻认识行政审判的重要性,加大对行政审判的投入,加强对行政审判人员的业务培训,促使其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其次是加强法制宣传,做好司法延伸。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广泛开展行政诉讼法制宣传,让更多的公民学会用行政诉讼法这一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要重视向行政机关领导的宣传,使行政机关领导了解行政审判工作在服务大局、促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方面的特殊作用,重视和支持行政诉讼工作。
最后是扩大行政诉讼收案范围。法院要加大行政审判权的介入深度,立足行政诉讼法的宗旨,正确理解立案条件,大胆受理边缘案件,积极拓宽审判领域。对行政行为虽然合法,但显失公平的,应当予以纠正,以维护社会的正义。
五、行政争议是因行政而起的,那么,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
1、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的关键在于各级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进行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则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带头依法办事。
2、着力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行政争议大多发生在基层,解决行政争议也主要依靠基层。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全面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要把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干部充实到基层行政机关领导岗位。要加强基层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高素质的人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