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读后感 >

读后感:《问题篓子》

2009-10-27 
读了《问题篓子》的故事,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知识就应该像维特根斯坦那样,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努力解答问题。

编辑推荐更多文章:

读《雪狼》有感

读后感:《匆匆》

读后感:《在“钱雨”面前》

读后感:《旷野的呼唤》

  寒假前,黄老师发给我们一本《生活的镜子》,要求是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我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厚厚的一本书看完了,妈妈说是“走马观花”。虽然书中的很多内容我不太明白,但《问题篓子》的故事却使我印象很深。

  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在穆尔授课期间,维特根斯坦无论在上课,还是休息时间,总有问不完的疑问,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特别令穆尔头痛。有一次,穆尔的朋友著名哲学家罗素问他:“谁是你最出色的学生?”穆尔回答:“是维特根斯坦。因为所有学生中,只有他常常有一大堆学术上的疑问。”十几年后,维特根斯坦这个“问题篓子”,成了著名的哲学家,名气超过了穆尔和罗素。这时,穆尔拜访罗素,问:“和维特根斯坦比,我们为什么落伍了吗?”罗素说:“我们提不出什么疑问了,而维特根斯坦还有一大堆疑问。”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很简单,但很深刻:疑问,是学术研究最宝贵的精神。没有疑问,便没有进步。它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学问学问,要学要问。会学会问,才有学问。真的是这样,因为我有亲身体会。

  记得在数学提高班学习时,有一道应用题我不太理解。想提问,又怕问题太简单,被同学笑话,心想:“就这么一道题,不懂也没什么关系。”没想到,偏偏数学竞赛时就有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一下子傻了眼。真后悔当时没去问老师,把问题弄明白。

  有了这一次教训,所以我现在碰到问题,首先开动脑筋思考,如果搞不懂就问老师或爸爸、妈妈,直到完全懂了为止。读了《问题篓子》的故事,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知识就应该像维特根斯坦那样,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努力解答问题。在发现——提出——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学好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