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能力指导 >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一)

2009-08-04 

节选自:《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

  作者:董丽丽 沈栋 苏立 姚璐

  定义判断属于符合性验证,即找到答案中与题干所给信息相一致的选项,而非考生根据常识和直觉得到的答案。

  定义判断的逻辑:描述逻辑抽象—>实体

  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逻辑抽象—>抽象

  图形推理的逻辑:象形逻辑

  类比推理的逻辑:经验逻辑

  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生物、哲学等。(时事)

  “语言理解、逻辑推理、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综合能力。”

  低龄化、冗长化

  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练的语句将这个概念的内涵揭示出来,也就是揭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词语。例如,“劳动争议”、“犯罪未遂”“不当得利”等都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部分组成的。被定义项就是通过定义来揭示其内涵的概念;定义项就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联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组成定义的概念是定义联项。例如: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74题“职业社会化是指个体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某钟职业后进行知识、技能更新再训练的过程。”这个定义中,“职业社会化”是被定义项;“个体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某钟职业后进行知识、技能更新再训练的过程。”是定义项;“是指”是定义联项。

 3.定义的特征

  如第一点所说,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内涵和处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十三经指的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这就是从概念外延角度说明“十三经”这个概念。

  公考题中的定义有如下几个特点:

  A、定义本身不容置疑。

  B、定义、概念本身比较专业,一般为该领域中比较基础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所接触,考生一般不会感到陌生。

  C、备选项均以精短的案例形式出现,包括事件和行为。

  提问形式分为肯定性判断和否定性判断两种类型,前者是指选出一个最符合定义的选项,后者是指选出一个最不符合定义的选项。

  定义的分类主要有:

  A、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勇敢”。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如“不勇敢”。

  B、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事物对象的概念,如“北京”。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如“学生”。

  C、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具体事物,概念可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实体概念是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如“香山”。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概念,如“美好”。

  D、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可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如“鲁迅的小说不是两三天可以读完的”,其中“鲁迅的小说”是集合概念。所谓集合体就是指,由许多个体所组成的整体,且整体所具有的属性不为组成它的个体必然具有。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如“鲁迅的小说最长不超过三万字”,其中“鲁迅的小说”是非集合概念。

  关键提示: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定义判断中出现的概念基本属于:“正的、普遍的、实体概念”。

  定义的方法主要是“属”加“种差”的方法。“属”加“种差”定义,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如,上例“诉讼标的”的定义中。“法律关系或权利”就是“属”,表明是诉讼标的是“法律关系或权利”的一种,而“当事人争议的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解决的某一民事(的)”就是“种差”,表明诉讼标的不同于其他“法律关系或权利”的本质特征。二者结合揭示了“诉讼标的”的内涵,便得出了“诉讼标的”的定义。

 6.定义的规则

  定义的规则主要有:

  A、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

  B、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如果定义项中直接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同义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C、定义项中不能使用含糊的词语,不可用否定概念作定义项,不能用比喻下定义。如果定义项中包含含糊的词语,或用否定概念作定义项,就会犯“定义含混”或“定义模糊”的逻辑错误。

  考生尤其应当注意的是第A项规则。

  如果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就要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例如,“企业就是从事现代化生产的经济活动部门”,就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果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就要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例如,“正方形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就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国家公务员考试所给出的定义是不容置疑的,这就要求应试者在解题时,要准确理解被定义项的内涵,不要放大或缩小,否则就会对定义产生误解,犯类似“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

  即把定义分为主谓宾语法。如: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

  A.与要件(合取要件):A,B,C……缺一不可。

  如:违反管理规定,私藏枪支、弹药拒不交出。

  上面的所列要件必须全部成立,才能构成私藏枪支罪。

  B.或要件(析取要件):A∨B∨C……至少一个成立。

  如:盗窃、诈骗、抢夺公司财物数额较大。这其中的“盗窃”、“诈骗”、“抢夺”要件只要有一个成立,就符合了定义的要求。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