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公众演讲 >

迎国庆演讲:压岁钱中看变化

2009-09-29 
翌年春节,在母亲的提醒下,我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履行一个大人的职责,给前来拜年的晚辈们准备压岁钱了。

编辑推荐更多文章:

中秋晚会员工发言稿

中秋晚会即兴发言稿

小学生科学伴我成长演讲稿

祖国伴我成长演讲稿 喜迎60周年国庆

国庆节爱国经典演讲稿

  小时候,我是非常盼望过年的,因为过年不仅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还会有压岁钱拿。一个春节下来,三三两两的压岁钱凑在一起,俨然一个“小金库”。

  我对压岁钱最早的记忆是在五岁那年。大年初一一大早,我裹着被子就去父母房间给他们拜年。那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是要正儿八经叩头的,我老老实实跪在父母床前的地上,对他们说一些刚刚学来的吉祥话。先是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张很旧,但是很整洁干净的贰圆人民币,说,“乖儿子,快过来,妈给你压岁钱。”然后是父亲,也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张很旧,但很整洁干净的贰圆人民币,递给我说,“儿子,这是爸给你的。”

  这一年,是1981年,老冰棒才卖五分钱的年代。可以说,那四块钱,是父母硬生生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也不知攒了多久的零币,才拿到村里那个杂货店换来两张整钱。

  自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到户后,家里的经济形势开始有了明显好转。1984年年底,家里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还破天荒的存了几百元。当我再一次跪在父母床前给他们拜年时,我收到了两张崭新的伍圆人民币,票面上那个炼钢工人的形象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1987年,父母给的压岁钱已经涨到每人拾圆,这对于11岁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那段时间,我时常会为如何利用这笔巨款而绞尽脑汁。

  1991年,我15岁,初中毕业,这一年也是我最后一次收到父母的压岁钱,每人20元。父亲说,“从今往后,你就是个大人了,再拜年我们就不给你准备压岁钱了。”那一刻,我陡然有些失落,真想时光倒流。还是做小孩好。更多精彩尽在:http://www.reader8.net/data/yjzc/

  1996年,我参加工作,真正成了大人。翌年春节,在母亲的提醒下,我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履行一个大人的职责,给前来拜年的晚辈们准备压岁钱了。我突然发现,原来做大人也是要有代价的。

  我送出的第一份压岁钱是给我的外甥,一张伍拾圆,用红包装着。可气的是,当我把红包塞给他时,他连声“谢谢”都没说,只躺在襁褓里吮着手指头对我笑。那可是我月工资的六分之一呀!

  又过了些年,这压岁钱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升,从50、100、200元,一直涨到前年的500元,而且还有继续上扬的潜力和态势。少了,你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拿不出手。不过话说回来,在压岁钱节节攀升的同时,我们的收入也在同步提高。也正是收入的不断提高,才使得压岁钱的标准跟着水涨船高。

  水涨船高的压岁钱,犹如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成果的一个小小缩影,它从侧面见证了广大的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走向硕果累累,从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