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实习报告 >

工程水文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2)

2009-06-15 
这是一篇关于工程水文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3COME为您整理。

  二. 富春江水利枢纽 1.枢纽概况 富春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桐庐县钱塘江上游富春江上,坝址在七里垅峡口故又称七里垅水电站。上距新安江水电站约60公里,下距杭州市110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又有新安江大型水库进行调节,两电站联合运行,为华东电网提供了大量的电力。水库为日调节,总库容9.2亿米。电站以发电为主,并可改善航运,发展灌溉及养殖事业等综合效益。电站总装机容量29.72万千瓦,年发电量9.23亿度;船闸通行能力为100~300吨级船舶,年过坝量80.5溉渠首,增加下游灌溉面积6万亩。坝址基础岩石为白垩纪流纹斑岩和凝灰角砾岩,构造发育。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混凝土重力式溢流坝、河床式厂房、船闸、灌溉渠首及鱼道等。溢流坝段全长287.3米,最大坝高47.7米,连续鼻坎,面流消能。厂房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最大高度57.4米,安装4台单机容量6.00万千瓦及一台容量5.72万千瓦的转叶式水轮发电机组,以110千伏、220千伏输电线路并入华东电网。鱼道长158.57米,宽3米,采用“Z”字形布置,形成三层盘梯,为亲鱼上溯产卵之用。船闸布置在右岸,上闸首为挡水重力式结构,下沉式工作闸门。灌溉渠首分设左、右两岸,引水流量1.5米3/秒和5米3/秒。 该工程由上海勘测设计院设计,集团公司水电十二局施工,1958年开工,1962年停工缓建,1965年十月复工,1968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1977年建成。该工程结合库区的地形特点,采用围堤防护,减少库区淹没及人口迁移,为解决水库移民问题,找到了一条可行措施。在电厂运行中,采用洪水预报调度方法,合理地解决了电站库容小,洪水频繁、弃水多的矛盾,仅1975年至1977年三年当中多发电7420万度;同时还削弱洪峰,减轻下游淹没损失。 2.枢纽中的主要水工建筑物 1) 溢流坝。溢流坝为实体重力坝,分为16个坝段,布置在河床中央偏右的位置,总长287.3米溢流坝上共有17个溢流孔,同时溢流孔内设有弧形闸门。溢流坝的下游采用连续式鼻坎挑流消能方式,挑角为0,以使泄流产生面流和淹没面流消能。 2) 水电站。该电站为河床式电站,厂房兼有挡水作用,厂房内有五台机组,功率为29.72万千瓦。装配场分别设在主厂房两侧。副厂房设在左装配间的左端。该电站一共有5个主变压器,1,2布置在左岸进场公路侧,3,4,5布置在左岸上坝公路左侧山下。 3) 船闸。为了避免与厂房枢纽的干扰,因此300吨级的船闸设在右岸,闸室是采用宽为14.4米的不对称广腹式,输水方式采用廊道,充水一次时间为12分钟,泄水一次为7分钟。单向运行过闸一次时间为38分钟,双向运行过闸时间为55分钟,最大年运货能力为80万吨。 4) 鱼道。鱼道的建设在富春江整个水电站中是一个主要特色之一。考虑到鱼的习性和河道的主流,把鱼道建在厂房级溢流之间。因为这样可以利用导流墙,且符合节约投资的原则。鱼道设于70米长四米宽的下游导墙中,采用Z字型盘旋上升的梯级布置,形成三层盘梯。同时鱼道底部高差变换处设有台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