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

2009-05-02 
(三)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既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就是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法律监督通过行使批捕权、公诉权,实施对公民守法情况的监督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实施对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REader8.cn 转载请注明出处判活动的法律监督

  如何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并实现科学发展,对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讲需要进行深刻、彻底的头脑风暴。一些片面发展的做法已经被清醒认识并开始加以纠正。但是,如果没有牢固的科学发展观,在碰到新问题时还会犯与过去类似的错误。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系列独立概念的叠加,而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更是一种自觉的思想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奠定五块基石,即全面和长远的视野、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继承和创新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我系统学习了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文件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现结合平时的实践工作谈谈如下的心得体会及认识。

  为什么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亲身经历目睹了国家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其中体会最深的是,这几十年间,国际国内风云变幻,情势错综复杂,但我们党总是能在身处困厄的紧要关头拨开迷雾,不为各种非议责难所动,紧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原则冷静应对,适时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及时提出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行动纲领,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

  在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根植于中国国情、掌控世界格局变化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讲话就开始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艰苦探索的成果,是我们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也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全面发展出发所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要真正自觉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就必须深刻认识这一战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认为,深刻认识这一时代背景应当看到这几点:

  (一)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可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则乱,不进则败。我国现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千美元,与之相伴随的是,经济社会也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和动力与发展的困难和风险都同样巨大。这在国际社会是有现成例子可鉴,如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相当部分国家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倒退等一系列问题。二战后的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史表明,在这个阶段,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如同遇到了瓶颈,有的国家因为发展战略选择得当,政策举措符合时宜,结果是冲破了瓶颈,社会经济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有的国家则裹足不前,进而长期社会动荡。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我们要有新思维、采取新措施来加强应对,这是无庸置疑的。

  (二)我国在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矛REader8.cn 转载请注明出处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的有形成果而忽视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无形成果;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落后地区迟迟得不到发展和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农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突出问题。而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不协调;社会财富的增长与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不协调。面对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局面,我们党必须警醒和反思以往发展观的缺陷。

  (三)人们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后,发现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社会现状。这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空前多元化;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开始呈现;社会的基本共识面临挑战,道德伦理的底线受到冲击,最近的毒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婴儿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这种事情在几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社会规范体系紊乱,社会公平正义感几近消失。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我们面临着社会矛盾冲突逐渐加剧、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社会有陷入不和谐状态的危险。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审时度势,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维护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检察机关职能的关系

  有同志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事,与我们检察机关似乎关系不大,我开始也有同样的疑问。但经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为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认识,是短视的认识。实际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与我们检察机关的职能最密切相关的内容。

  从这个层面而言,我们检察机关的职责不可谓不大。无论是从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说,还是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言,我们检察机关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而言,我们认为,至少以下四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来深刻理解和把握:

  (一)检察机关必须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为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务。宪法规定,我国政治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一府两院,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服务是检察机关的根本任务。因此,归根结底,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党的事业、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宪法法律规定,应当最终体现在是否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提供了保障上面。

  (二)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效果如何,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实际上,这也就是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问题,“信者,形之基也。”法律监督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程度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也是构建法治国家的重要精神要素。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取信于民,就必须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我们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维护执法公信力,就必须勇于监督、善于监督、阳光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宪法法律规定的监督职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维护好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进而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

  (三)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既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表现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就是在司法体制和各种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实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法律监督;通过行使批捕权、公诉权,实施对公民守法情况的监督;通过行使诉讼监督权,实施对刑事、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REader8.cn 转载请注明出处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当前的实际情况表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和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是引发社会严重不和谐的诱因之一,而各种严重刑事犯罪行为直接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司法过程的不公正则为社会和谐遗留下长期的隐患。在我国宪政体制下,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职责,也就是说,检察机关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检察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司法机关。公平正义是人们追求的基本社会价值目标,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理念。而司法是维护公平的最后一道屏障。当人们之间的纷争不能自己协商解决时,当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受到侵犯时,人们就会寄希望于司法机关,期待司法机关能够通过法律程序公平地解决纷争,伸张正义。司法的功能就在于通过公平合理、公开透明地适用法律规则,满足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一个社会,如果达不到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就没有理由要求人们遵循它所颁布的法律和制定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也就荡然无存,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检察机关作为行使检察权的专门司法机关,要通过依法履行职能,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有罪的人受到惩罚,使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使人权得到尊重,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全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