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委员培训班上的讲话(3)
各位委员,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政治更加民主,发展更具挑战性的时期,政协工作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要不断学习,加强修养,大胆创新,努力在我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在建设小康临湘的历史进程中,在个人成长和政协事业发展的史册中,写下值得纪念的一页!
(四)增强调研意识。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很多,广大人民群众也迫切希望通过政协委员这个渠道,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是我们每个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协组织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课题。如何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下功夫:
1、要科学选题。政协开展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重点是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来开展。联系我市政协工作的实际,调查研究选题要围绕以下三点来开展:
一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政协委员调研或政协机关组织委员调研,都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只有从党委政府重视的问题中去选题,我们的调研成果才能更多地引起党委政府的重视,进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十一五”时期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城乡统筹能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平安临湘建设等,这些工作都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的全局性工作,从中选择专题来深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就有可能切实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推动实践发展。
二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我们政协包容各界、联系广泛,最有可能广泛、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各界的真实想法。发挥这一优势搞调查研究,在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中,架起沟通桥梁,可以说政协是责无旁贷。比如环境问题,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党政机关干部作风问题等等,不仅社会和群众普遍关注,同时也是党委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调研,摸清了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就能更好地发挥反映群众心声的绿色通道作用、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作用。
三是部门和基层急待解决的热点。就是一些基层长期反映,但迟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以上这些重点、焦点、难点问题,正是我们政协委员所要关注的问题,把握了这三点,我们就能比较好地把好调研的选题关,为我们的意见建议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打下基础。
2、要深入研究。从我们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职能来看,政协相对党委、政府来说,我们时间相对充裕,位置相对超脱,人才价值规律相对集中,有条件、有优势、有职责深入基层搞一些调研工作。从这近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我们有许多有见地、有分量的调研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所采纳;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调研报告质量还不高,还缺乏针对性和理性思考。主要是有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存在凭经验、凭感觉去推测,或利用一些东拼西凑的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的现象,这样产生的调研报告陈式化的东西多,新鲜的东西少、浅表性的东西较多,有深度的东西少,难以被有关部门所重视、所接受。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深入研究作为提高调研水平的一个突出问题来抓。
首先,要深入实际,掌握事实。政协委员调研一定要深入到基层去、深入到群众中去,特别是要深入到问题多的地方去,溯本求源,真正掌握全面、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做到党委政府听不到的,我们能听到;党委政府没有掌握的,我们能掌握;部门掌握不全面的,我们能掌握全面。
其次,要深入分析,抓住本质。要在把材料弄全弄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对材料进行郑重而不敷衍、深刻而不肤浅、系统而不零碎的分析、综合、提炼、抽象。要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同周围事物的联系,使政协委员拿出去的调研报告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绝不能不动脑筋,简单地堆砌材料、罗列现象,或把一些对口联系部门的材料拿过来东拼西摘、改头换面、做“二传手”。这样的调研报告和建议案不仅起不到作用,还会影响政协的形象。
3、要反复修改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不在长,重在布局结构合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能紧扣论点和论据,要避免空话、套话和假话,挤干水分,说实话、道实情、谏诤言。调研报告主要说明三点:第一,调研报告要把问题“是什么”说清楚,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各种因素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论述;第二,调研报告要深刻分析问题的“为什么”,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要准确和透彻,具有充分的说服力;第三,调研报告应着重放在对问题提出“怎么办”上面,就是要为解决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和预见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提高决策者对意见和建议的重视率和采纳率,从而体现政协工作的作为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