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办公其他 > 实习报告 >

师范生毕业实习报告:高中教育实习(2)

2009-03-30 
每当看到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引经据典,我就无比羡慕,压力随之而来,时间迫使我走上讲台.在学校试讲多次,由开始的紧张到麻木,对上课有种厌倦感.

  有些老师在学生吵闹时,喜欢敲讲台,这一招见效快,但不持久.而且几次之后,学生都不会放在眼中,依旧在下面开小会;也有不少老师喜欢停下来,对学生说教,不但不能达到预想效果,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

  (1) 走下讲台

  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学生会有种距离感,心存侥幸,自己在下面搞小动作,老师可能不知道.老师走下讲台,一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一方面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增强自我控制力,他们觉得老师在看着他.有时候,走下讲台也不失是一个控制课堂纪律的好方法.

  (2) 适当地提高自己的音量

  当一个班有一半的学生说话时,你讲的内容学生是听不进去的.这时候,可能你不说话,安静下来,他们也不加以理会,这样不但课堂难以持续下去,教学目标也是无法完成的.往往,老师可以提高自己的音量,用自己的声音盖过他们的声音.他们自然会慢慢安静下来,并开始听课.

  (3) 提问特别吵闹的学生

  无论一个学生如何捣乱,我觉得老师都不应该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他.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一般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但我们又不能放任学生在课堂上捣乱.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并让捣乱的学生回答.学生都是懂事的,更多时候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注意他,关心他.哪怕他知道你是因为他讲话而提问他,他也会开心.在他心中他是感受到老师的关注的.他会尊重老师,并慢慢安静下来.

  作为一位老师用心去上课,用真心对待学生,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们从心里尊重你,哪怕他们不能时刻都控制自己,但他们尽力做到最好.正如我上课时一班的学生特别乖,课堂都能保持安静,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一位老师,你不需要太多言语,有时候你一个眼神,他们都能领会,这是心与心的交流.

  2, 上课以学生为主体

  我的第一堂课是评讲试卷.讲完试卷时,仅剩几分钟.我为自己对时间的把握暗自开心,看见有学生没有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询问后,我的喜悦早已消失到九霄云外.学生说我上课时声音太小,速度太快,他们都没有时间记笔记.

  课后,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我:1,字音题,老师要把正确的读音,字词写在黑板上;2,成语题,老师要向学生解释词语;3,仿句之类的题目,老师应该把例句写出来,让学生有个参照的例子.

  一位老师上课,不但要声音洪亮,有感染力,而且要表情丰富,面对着学生时,老师最好是面带笑容.这些都是一个老师应具备的条件.为什么上课前我都没有注意呢 我误把老师当成课堂的主体,自以为讲课时学生负责听,记笔记即可.

  一位老师上课,心里想的是怎样让学生学到知识.上课时是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进行教学;备课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当一个老师心里多替学生着想,他必能做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3,上课时注意情感的把握

  每篇课文各有各的特色,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的.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自己必须把握好情感.

  实习队,有一位同学在上《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时,情感把握不正确,一篇表达集中营残忍,无人道的新闻,她却让学生在课堂上嘻嘻哈哈,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沉重.

  我上这篇课文时,怀着愤怒控诉的心情向学生介绍了集中营的罪恶,学生不但安静地听,并深深地触动他们的心.在作文练习中,他们纷纷写了关于集中营的文章,感情真挚,批判深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