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2月底,14个总投资达1040亿但存在环境隐患的项目被环境保护部叫停。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日前表示,我们宁可现在做恶人,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一定要严格把关。(3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去年底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从已公布的国家投资结构中不难看出,这4万亿元资金投入,并不单纯是为了简单地直接刺激经济,依靠工业企业的复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产值,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而是想变“危”为“机”,通过结构调整、实施民生工程等,到达固本培元增强肌体抵抗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环编辑推荐:http://www.reader8.net/data/2008/1018/special_68.html境保护部另一位副部长张力军所说,在保增长的同时,地方不能再搞“两高一资”这样的项目。中央陆续研究制定10个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其中充分体现了“调结构”,就是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艺。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和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以扩大内需促进发展为由,乱上化工和高耗能企业。这不,自中央部署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以来,截止到2月底,就有14个总投资达1040亿但存在环境隐患的项目被叫停。正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所说,当前不能只谈保稳定、促增长,而忽视调结构的内在要求。要警惕经济发展,环保让路的情绪产生和蔓延。如果这样的话,只能回到过去“三高一低”的增长模式中。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家园,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当前各地面临的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在保护环境上“宁可现在做恶人,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不仅体现了为政者“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高度责任感,也体现了为编辑推荐:http://www.reader8.net/data/2008/1018/special_68.html政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和信心。
如何保证这句话不只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呢?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坚决守住环保的条条红线,即对不能审批的和严格控制的项目,以及“两高一资”产能过剩的项目,既不能碰,也不能越。也就是说,无论是当前的扩大内需,还是今后的经济发展,都不能以污染环境作为代价,都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干“吃子孙粮、断子孙路”的傻事。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少消耗资源、少污染环境的成本去实现内需的扩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句话,“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
另一方面,期待各级领导干部能以对本职工作负责、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时刻以“宁做恶人,不做罪人”自警,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工作,支持环保部门挺直腰杆,像钢铁一样硬地从严执法。特别是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项目,一定要有铁面无私的“恶”气,做到不能上的坚决不能上,该缓建的要一律缓建,不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要让环保局长既站得住也挺挺得住,在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上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