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心得体会 >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要求

2009-02-26 
创新方法,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科学发展观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理论。从文件到文件、从报告到报告的落实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必须紧紧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创新方法,拿出一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来。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内容充满着具有时代特点的伟大创新。实践表明,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路径、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

  创新思维,找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科学发展观就其指导性来说,是针对全国的,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一个单位和地区来讲,基础、环境、条件不同,要落实好就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必须在完整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的前提下,科学分析市情、县情和单位的情况,努力找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这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首先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对实际情况的科学认识。许多单位和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不大,往往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科学的认识。比如,一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认为自己的单位和地区已经落实得差不多了。其实,问题就出在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科学的认识上,因而没有找到切入点。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科学的认识,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辩证的思维认识分析过去对发展的认识误区,要站在全局看局部,在掌握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中把握当前,这样才能看到自己单位和地区存在的差距。其次要善于多视角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剖存在的问题,找出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常常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改善和解决的难点和突破点。最后,要懂得举一反三,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到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逐一分析,找出自身存在的差距,进而确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这样的结合点,不是单一方面、单一领域、单一行业的结合点,而是全方位的结合点,是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结合点。

  创新思路,开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途径。科学发展观是时代性、现实性很强的科学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按传统的思路去实践不仅很难落实,还可能走样、变形。全国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有些地区出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而有些地区则起色不大、效果不明显?这里除了有真落实和假落实之外,还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不对头。比如,科学发展观讲第一要义是发展,但科学发展观讲的发展,绝不是传统发展方式的发展,而是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但是在有些地方却依然存在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不要质量只求速度的发展情况。这样的发展越快,对协调发展的破坏性越大,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越远。又比如,科学发展观讲,要统筹城乡发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是有些地方,还只是停留在加大点农业投入、增加点农业补贴、上几个农业项目上,虽然也花了不少钱,但城乡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拉大。再比如,科学发展观讲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本来是要求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有些地方却习惯于把主要的精力仅仅放在投资建设一两个生态项目上,结果老百姓还是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上优质的饮用水,生活环境质量仍没有改变。这表明,用传统的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可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创新思路,开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途径,首编辑推荐:http://www.reader8.net/data/2008/1018/special_68.html先要用科学的态度完整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其次要努力掌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要按照规律的要求,去思考,去创新思路。要善于总结别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比较中探索和创新自己单位和地区的发展思路。最后,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防止拍脑门决策。要走好两条路线,一条是专家路线,请些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决策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另一条是群众路线,确定一个单位和地区的发展决策,一定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决策上的失误。同时,走群众路线还是一个宣传群众凝聚力量的过程。

  创新方法,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科学发展观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理论。从文件到文件、从报告到报告的落实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必须紧紧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创新方法,拿出一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来。首先,要在具体化中不断创新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全面的,要求是具体的,每一条要求展开后,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工作。围绕着这些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就可以取得好的落实效果。比如唐山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具体化到项目,提出了安居宜居、扩大就业、社保扩面、教育扶助、全民健康、文化繁荣、蓝天碧水、政务创优、诚信平安创建、民主参与十项幸福工程,非常受老百姓欢迎。其次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摆脱传统的发展旧路,走科学发展新路,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然很少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只能是边实践,边探索。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实现方法创新,一开始也许并没有多少新方法、好方法,实践得多了,就会编辑推荐:http://www.reader8.net/data/2008/1018/special_68.html创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新方法来。最后,要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中创新方法。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有许多的经验和做法,还有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的经验等等。把这些经验和做法学过来,结合国情、市情、县情、区情进行改造,就是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新举措。

  创新机制,建立一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体制。实践科学发展观,机制要先行,要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瓶颈,建立切合科学展的新机制体制,保障科学发展顺利推进。一是建立科学的干部选用新机制。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评价机制,以科学的指标体系、规范的操作程序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坚持“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进一步扩大民主,落实“四权”,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机制,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使能者在职,贤者在位。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工作新机制。要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好“牵头抓总”、“协调各方”文章,建立起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以“大人才”、“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构建起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建立新的人才吸引汇集机制,在努力盘活本地人才的同时,采取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筑巢引凤,积极吸引外来人才。三是构建科学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新形势,改变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有效的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两新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扩大党组织覆盖,延伸工作手臂,以党组织为桥梁纽带,将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强大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