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2008社区工作总结:新闻里社区年终工作总结(4)

2009-01-10 
新闻里社区东起迎宾路,西至红旗路,南起建设大街,北至燕山大街。包括新闻里、新闻北里、矿院里、迎秋里、迎秋南里、香格里等六个自然小区,居民住宅楼共计139栋,总户数为5770户,总人口为17310人。
  (二)计生服务进社区。(1)在育龄妇女中大力开展计策、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为使育龄妇女了解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社区设立人口学校,请来计生义务宣传员,每个季度为育龄妇女讲一次课。针对不同需求的育龄妇女,定期走访,开展面对面的“零距离”宣传服务,为新婚夫妻宣传优生优育知识,为新生育的妇女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新生儿护理”、“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等,及时为他们解答疑难问题。(2)开展“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宣传。“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为此我社区利用宣传栏向广大居民和儿童宣传“手足口病”等相关的知识,加强卫生安全,做好预防工作。(3)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即: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同时更关注流动人口,为流动人口发放避孕套,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册,聘请计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对她们进行健康体检,开展生殖健康咨询等活动,并利用板报、橱窗、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居民树立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4)独生子女登记,建立纯女户家庭档案,关爱女孩家庭档案。从10月份,开展独生子女费的发放工作,为防止错领、冒领等现象的发生,社区规定让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本人亲自来,并且带好身份证、准生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证件,以便辨认;并通过印发明白纸,让群众及时地了解这项惠民政策,真正的让群众得到好处、实惠。(5)对新婚育龄妇女统计摸底。社区通过派出所查找户籍,核对底册,入户调查,对新婚、考核年度出生漏报的育龄妇女家庭进行仔细认真的核对。对34名居住未上报的新婚育龄妇女上报造册,对37名新婚未报的空挂户迁入散户,对40名有单位的上报办事处,为574名育龄妇女填写了生殖健康档案,并做好药具、术后回访工作。(6)迎奥运做好计生服务宣传。社区积极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营造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宣传预防爱滋病等科学知识及出生缺陷干预、关爱女孩和性别比综合治理等的宣传,切实搞好优质服务。在育龄群众中广泛开展“三优”(优生、优育、优教)和“三前”(婚前、孕前、产前)教育,满足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需求。(7)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服务。社区现有育龄妇女574人,今年为现孕妇女及时办理准生证,开据婚育状况证明信67人,办理独生子女证58人。新出生37人,双职工出生5人,无工作出生32人,并提供相关的服务,防止计划外生育现象发生。特别是12月份,在得知省里要检查时,我们牺牲了双休日进行入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由于是高强度工作,有人也累病了。

  (三)文化教育进社区。市民学校从1月开始,全面开展《百万市民进课堂》活动,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素质、盛装迎奥运为主题,在居民中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文明礼仪、健康科普、奥运知识、日常英语等培训活动。(1)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在奥运会前,社区干部分包了日常英语、文明礼仪和手语等课程,分别给志愿者讲解,培训人数达300人次。7月3日,社区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解答、分发宣传材料、图片展示等形式,对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7月25日社区为切实增强广大居民的夏季防火意识,开展了以“让家庭远离火灾”为主题的家庭火灾防范知识讲座。(2)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3月28、29两天,社区分两次组织近百名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走进我市奥足蔬菜基地之一,集发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亲身感受绿色奥运。4月28日,为退休老年人举办了一场“投飞镖”趣味比赛。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迎接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特别组织了一场主题为“走出家门,走进阳光下,大家都来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转呼啦圈健身比赛,宣传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重要意义。在迎秋里6栋、27栋小院,每天下午4点半,有退休教师们组织的读报学习小组和小合唱团,通过唱歌、读报不但愉悦了心情而且锻炼了身体,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四)民政工作进社区。(1)残疾人工作。我们对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残疾人基本档案,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为一些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了实际性的帮助。奥运会期间,社区配合区残联开展了残疾人三轮车摸底调查、发放补贴的工作。(2)老年人工作。我社区常住人口有9.17%是老年人, 居委会对他们在生活上关心、在精神上关注,与卫生院联合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以“市民学校”为载体,开办了老年民乐班、京剧班、舞蹈班,组织老年人外出旅游。今年为辖区15户70岁以上、9户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安装电子保姆。使5名90岁以上老人享受政府补贴。同时请老年人做居委会监督员、政策宣传员、民事调解员,使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依在社区”、“老有所乐在社区”、“老有所为在社区”。(3)低保工作。根据“应保尽保”的精神,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核实,今年有5个家庭领取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其中有1户是残疾人家庭。同时对低保实施动态管理,9月,针对所有的低保家庭开展年度核查,通过入户调查,工作单位和三户以上邻居出具收入证明等办法,共取消7户低保家庭,此做法也被省级四家媒体报道,受到好评。同时为辖区内3名低保户办理了大病医疗补助,2名低保户享受了住院医疗救助。(4)对低保边缘户关爱。首先是摸底登记,建立档案,及时向上反映边缘户的生活需要。年初为12名边缘户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其中的60岁以上老人出具低收入证明。为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今年为7名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申请办理了廉租住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