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系列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训练(2)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系列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训练
【作文题】 孤独是诗人玄妙的灵感,内心的吟唱:李白的孤独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寂寞;柳宗元的孤独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傲岸。 ...
我正懊恼,老师似乎用余光瞥见了我,有意识地问了我一句:“有没有问题?”“没有!”又是一阵整齐爽朗的回答声,当然我没有开口。老师叫了我名字,问“你呢?”我低着头回答道:“有。”我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但我还是勇敢地抬起头看着老师。这时我才发现,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惊讶的目光,像是在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随即又转过头去,笑着摇了摇头,我知道那是取笑。我还看到老师的脸上也带有微笑,我不敢向坏的方面想,只是想把不懂的弄清楚。
老师很有耐心重复多次给我讲解,我听得很认真,终于算是透彻地理解了。我的眼睛一直盯着黑板。但我的余光还是能够看到其他同学的神态和表情。他们在自己干自己的,没有听老师讲,是的,他们不须听,他们懂得比我多。唉,此时的我被一种孤独的感觉笼罩着,我觉得是一个人在上课,我真是恨透了自己的无能。都怪我平时不努力学习。这样下去,我怎么能够考上大学?大学是人生里程的瞭望塔,对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远大目标的选定,人生价值的创造,以及最终体现生命的伟大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恨死自己了。
老师的题目讲完了,我也努力把一切都弄明白。我为自己的收获感到高兴。
【诊断】
叱咤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大事,当然能打动人心;但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冰心的《小橘灯》,等等,都是从小事入手,写得真挚感人!
省市重点中学在比例上是不大的。普通中学的学生,由于其它学科的巨大压力等,在语文在作文上花的时间很有限,他们的作文水平我们就不难想见了。这是一篇高一学生写的并不出色的习作。它借作业上一个个鲜红的大“X”,写自己在双边活动中“孤独”的处境,切合话题;所抒发的懊恼的情感也比较真切。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里只就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些简要分析:
1、第四段等地方可以作一些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凸显自己的“孤独”,从而紧扣话题、张显自己的思想。我同事有个8岁的女儿,今年上三年级。老师要她写篇《猫》,她倒好,只有一句话:“我家没猫。”我们有些同学写文章,叙述也好,议论也罢,简单草率,不愿动脑筋;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
2、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总要曲折一点才好。修改后的文章有这么一句:“他的眼睛好像再对我说:终于明白了吧,耽误我们的时间!再看我们与老师是怎么表演的!”就这一句,使得文章有了波澜。
【对症药方】
平时要重视写作技巧的习得,并在不断的写作训练中形成自动化的技能。就这篇文章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详略得当。我们固然要不枝不蔓,但需要铺陈的地方,还应该浓墨重彩当繁不简。本文作者在“孤独”的境况中的动作、心理等,可以进一步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