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公众演讲 >

家长会发言稿范文(2)

2008-09-06 
比如认真计算的习惯,做完题目检查的习惯。我们班计算能力整体比较差。这与我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有很大关系。我觉得,数学应该是思维的科学,但现在的教材、考试所倡导的,却是计算的科学。各位家长也深有体会,孩子要想考高分,计算必须好
  三是要养成好习惯。比如认真计算的习惯,做完题目检查的习惯。我们班计算能力整体比较差。这与我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有很大关系。我觉得,数学应该是思维的科学,但现在的教材、考试所倡导的,却是计算的科学。各位家长也深有体会,孩子要想考高分,计算必须好;一张试卷中,计算可能要占到最少60分。实际上这是不合理的,但我们也无法改变。刚才说过,平时上课我关注的重点是知识形成的过程,我觉得计算没什么智力含量,关注的力度不够,而且上课的大部分时间用在探索方法,练习的时间比较少。今后,尽量增加一些练习时间,让孩子计算熟练,提高计算能力。至于其他习惯,后面再说。

  三、关于家长的家庭教育

  1、 家庭作业

  经常询问学习情况,检查一下作业。传达一种信息:我很在意你的学习,学习很重要。家庭作业,如果孩子平时学习比较好,可以让孩子独立检查,培养孩子对子的学习负责的态度。如果孩子平时学习比较吃力,家长应加强辅导。因为不认真、粗心犯的错误,家长指出后,让孩子自己改正;有的错误是因为孩子不会做,不明白,家长要给孩子讲解。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每周只有6节数学课,老师没有时间订正,所以一些家庭作业中的错误家长要加强指导,防止造成知识缺陷的积累。数学知识的连续性有很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知识缺陷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补,就很困难了。

  家庭作业教师怎样批改:星级评价。全对的2朵花,大擂台1朵。没全对的,错的题目不画差号,画个斜杠,让孩子改,如果改对了,斜杠变对号,全改对了,一朵花。效果不错,大部分孩子都认真改错,但也有几个孩子,就是不改错题,很气人。还有一个同学,从来不写作业,老师也没办法。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错题,或者说,家长只关注孩子的错题就可以了。督促孩子认真改错。

  2、家教方式。

  教育孩子的成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家庭的未来。现在大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都是比较正确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长的家教思想观念、方法存在很多误区。有个别家长,可能有些溺爱孩子。溺爱也分两种。老式的溺爱,就是全家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百依百顺,这种家庭的孩子一定任性,在家小皇帝,出门一般就成了小绵羊。我们班就有,懒惰,不写作业,一问才知道,在家父母管不了,爷爷奶奶宠得不得了3COME文档频道。这实际上是害孩子。这种溺爱大家都知道他的害处,不再多讲。

  一种新式的溺爱正在悄然兴起。举个例子。我听说,以前咱们学校有一位家长,知识分子,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教育非常向往。觉得中国的教育太落后,不适应自己的孩子,一到期末考试前集中复习的时候(因为集中复习的一两周的时间,学生很辛苦)就让自己的孩子回家休息。这种做法未免就太偏激了。这就是新式的溺爱。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社会的压力必然反映到教育上来。家长为让孩子将来有一个好工作,至少不被社会淘汰,铆足了劲供孩子上学,上好大学。教育无论怎样改革,社会的就业压力不缓解,教育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就不会缓解。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根源。我们的孩子,毕竟要闯过高考这一关。而且,古今中外,要有成就,必须要有点吃苦精神。李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如果没有这个故事,这个世界上可能就多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快乐少年,但少了一个传唱千古的诗仙。即使在崇尚自由的西方,也不是一味的放纵孩子,比如孩子在餐桌上的规矩特别多;美国的学校里有禁闭室,让不听话的孩子在里反省。现在一些媒体对西方教育的介绍是片面的,为迎合中国人急于求新的胃口,不负责任的只介绍西方鼓励孩子自由、开放的一面,不介绍其严格要求的一面,致使我们产生错觉。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有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担心严格要求会制约孩子的个性发展,把孩子禁锢起来。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关键是看你会不会严格。严格不是什么事都管,处处约束孩子,这不对那不对,严厉,板着脸,说一不二,这是专制,不是真正的严格。严格就是严守防线,不能出格。至于怎样严守防线,不让孩子出格,你要讲究正确的方式。比如写字。要求必须一笔一画,仔细认真写,这就是“格”。结果孩子写的乱七八糟,出 “格”了。你生气、打骂,撕本子,孩子害怕了,重写,达到了要求,这是严格。和风细雨讲道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写,达到了要求,这也是严格。两种严格的方法,哪种好?当然是既严守了防线,又不伤害孩子的方法好。

  现在教育孩子,提倡宽容。严格与宽松、宽容并不矛盾。宽容,并不是纵容,孩子错了也不管。宽容,指的是心理上的理解。孩子出现了错误,我们要理解,因为他毕竟是小孩子,不要孩子一犯错,就发火。但是理解归理解,不能因为理解就放松要求。即严格,又宽容,简单说就是一句话:我理解你,但我不迁就你。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