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作文精选 > 高考作文 >

宁夏、海南卷卷高考满分作文

2008-07-06 

宁夏、海南卷卷高考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智慧是维系成功的纽带
                             一考生
  有人说,成功要靠机遇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这两种观点雷同,都是强调了人们从事某种事业,要获得成功的两个必要的条件。
  但是,人们是不是有了一定的机遇和执著,就会有创造,有成功呢?
  一种人认为,金诚所致,金石为开,所以一直一直在努力,那么创造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反对者说,没有机遇你一辈子努力也出不了头,这就好比姜太公钓鱼。
  是机遇造就了成功,还是努力造就了成功?一时反而成了矛盾的统一体,成了纠缠不清的谜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振宁先生如雷贯耳,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是创造与成功的典范。恰恰在不久,他参加了浙江大学的百年校庆,恰恰记者问了他一个我们正在探索的问题:人们怎么才能获得成功?
  杨振宁先生是这么回答的:我们要想成功,第一要有机遇,第二要了解你从事的事业的尖端和你自己,第三就是个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记者又问杨振宁先生,“你是不是总是成功,而没有失败过?”
  杨振宁先生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的。我失败过,而且失败得很惨。我在美国读过一年半的研究生,搞实验物理。但是,我天生动手能力差,我搞的实验失败了。所以我转而搞理论物理的研究,后来我成功了”。
  从杨振宁先生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来,杨振宁先生的总结的成功:一是机遇,二是智慧,三是努力。
  试想,如果杨振宁先生不那么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进行实验物理的研究尝试,他怎么能重新审视自己,重新选择自己所要涉足研究的领域?他怎么能遇到致使他成功的机遇?
  同样,法国科学家别涅切克要不是细心地留意实验中一只烧杯掉到地上,没被摔碎的现象,没把他看到一辆客车发生车祸,车窗上的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司机和乘客那篇报道,加以联系,深入研究,他能发明出新型材料制成的挡风玻璃吗?不能。
  成事在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得等待上天的恩赐;说到努力,我们就只管强调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巧,需要动脑,需要智慧,如果不发挥自己的智慧则那种努力就是盲从,蛮干,那就会南车北辙,越努力,离机遇越远,离成功越远,反而离失败越近。因为它背离了真理和事物的客观规律。
  所以说,智慧是维系机遇和努力,获得成功的纽带。

名师精评
中心明确:文章明确提出“智慧是维系机遇和努力,获得成功的纽带”这一中心,全文围绕该主题进行论证。
内容充实:主要以杨振宁和记者的采访为材料进行论证,并将别涅切克的故事作为旁证,使得内容丰富充实,有说服力。
结构完整:开篇以疑问的形式提出论点,在举事例进行详细论证,最后总结分析,再次申明论点,议论文结构严密完整。

 

           有创意才够味
                           一考生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者、文学创作者、政治思想者,无不是以非凡的创造力誉满全球,由此可见,为人为事为文为官,有创意才够味!
  曾记得,一位小孩在火车上做实验点燃了车厢,结果被列车长痛打了一顿,但他在任何环境中,仍然坚持不懈地探寻科学;曾记得,一位青年为了人类能从无边的黑暗中走出来,他进行了千百次实验,终于获得成功,并将人类带入了光明的世界。他就是爱迪生,被全世界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
  我们不难从他身上寻找到那股驱使他走到成功殿堂的动力,那便是创新的精神,他不甘于人类现状,勇于创新发明,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像他这样有创意的人生才够味啊!
  有两位鞋商同时到一座岛上去找生意,一位商人到岛上后,发现岛上的人不穿鞋,在这里不会有生意的,于是他走了,而另一位商人却留下来研究,他为这里的人不穿鞋而感到奇怪,但不久他便发现,原来这岛上的人脚形与其他人不同,根本没有合穿的鞋。于是他开始设计适合这种脚形的鞋,不久以后,他便赚大钱了。其实,机遇无处不在,成功也随手可及,只是看你能否创新发现而已。善于创新,你会发现遥不可及的东西,便近在咫尺。
  于今,当我在学校看见同学们齐心协力制作科技作品时;当我在校外看见能工巧匠的精妙作品时;当我从电视中看见高科技创造的遨游太空中的产品时,我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了人们都已继承了先祖们的创新精神,且已发明光大,硕果累累,这使我无比欣慰和自豪。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本国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在生活中,我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它使我深刻地领悟到:若把国家建设的成功,比作一座大楼,那么,垒成这座大楼的一砖一瓦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若把国家发展的成功比作一条大海,那么汇成这条大海的一点一滴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我们要加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集体、个人,只有创新精神才够味!
真的,我们要记住!
  ——有创意才够味!

名师精评
立意新颖:作者提出“有创意才够味”,并认为 “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不够味的人”,用“味”来组织文章,新颖现代。
层次有序:从科学家爱迪生谈起,再联系当今社会需要创新,需要人才等角度,进行有条不紊的阐发和议论,最后结合个人实际反思人生,层次井然有序。
语言流畅:文章语言流畅清新,不雕饰,不做作,显示出自然的姿态,更具说服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