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个人其他 > 思想汇报 >

奥运思想汇报 对绿色奥运文化层面的思考

2008-06-13 
所谓绿色奥运,是将“绿色”概念引进奥运体育竞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

奥运思想汇报  对绿色奥运文化层面的思考

  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灵魂,科技奥运是动力,绿色奥运是前提和保证。绿色奥运的提出,不仅赋予了北京奥运崭新的内涵,而且也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因此,加强从文化层面对绿色奥运建设进行深入思考,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绿色奥运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全方位推动奥运文化的创新,努力为北京奥运提供全新的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绿色奥运,是将“绿色”概念引进奥运体育竞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大幅提高首都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城市,为北京奥运会提供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绿色奥运的核心是“绿色”。何谓“绿色”?绿者,自然也。也就是说,绿色象征着某种文化与文明。绿色奥运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体育为目标,以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将科学性、生态性和人文性、竞技性紧紧融为一体,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使北京成为绿色生态环境和现代文明的窗口,从而为办好北京奥运提供绿色环境支撑。
  绿色奥运的提出,使北京奥运的内涵不断扩大,不仅包含了体育经济、体育竞技等问题,而且也涵盖了相应的思想政治、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从文化层面上来看,绿色奥运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化附加值。也就是说,绿色奥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构成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绿色奥运文化层面上的含义是:其一,任何文化的本质上都是指向人的,这是文化活动的主体层面。绿色奥运的主体同样是人。一方面,人不仅创造一种体育竞技,而且也创造了体育文化;另一方面,体育文化又是为人创造的,并且在人创造体育文化的同时,人们反过来也体验到体育文化对人的塑造。所以绿色奥运的建设,既是一个向人提供物质需求的过程,又是一个扩大向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动过程。其二,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系,这是文化活动主体的理念、思想和精神层面。绿色奥运使体育运动从具有技术创新意义扩展到全面的社会意义,即奥运精神的新层面。也就是说,绿色奥运可以理解为是举办国家和城市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要素以及后天长期发展形成相对稳定的现代精神、文明品质的综合体现,并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因此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人的素质的较量。其三,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是文化活动的社会性层面。体育运动作为人的重要活动领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本身包含着相应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内涵,并承载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信息,对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有着很大的影响。绿色奥运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属性,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必须符合体育道德规范和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要求,从而使人们能够以内在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指导外在的体育行为。其四,文化还是人活动的“软性”环境和人文空间,这是文化活动的环境层面。绿色奥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环保奥运。随着世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奥运会举办国和举办城市,都越来越重视展现自身的综合实力,其中生态环境建设,巳经成为奥运会整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北京奥运会生态环境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办成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大问题。可以说,绿色奥运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城市现代化的程度,也从整体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风貌。   
  从上所述,绿色奥运无论从内涵和外延上看,都展现出了文化的时代性、科学性、人本性、开放性、和谐性的统一,是搞好北京奥运的强大动力,因而我们借这股春风,用先进文化推动绿色奥运建设,为办好北京奥运会构筑“绿色”的文化平台。   
  (一)培育“绿色奥运”意识。绿色意识是绿色奥运的灵魂,这种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资本。没有这种文化资本,城市环境作为绿色奥运载体的运行空间就会显得单一和封闭,因此培育绿色奥运意识,就是珍惜、保护、开发、积累文化资本。一是要有“家园”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又是北京奥运战略性的选择。建设奥运绿色家园从本质上来说,不仅是促进人与城市体育环境的和谐,同时也是促进人的精神状态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发展;不仅是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这是绿色奥运的基点。它对于建立人与环境的良好关系,培养我们对于后代的生态责任感能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确立人们环保意识,有利增强大家建设绿色奥运的自觉性,从而源源不断为建设绿色奥运提供强大的精神能源。三是要有“责任”意识。要认识到绿色奥运建设好坏,同个人生存、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直接和间接的责任意义,以及同北京奥运能否成功举办的重要关系。要看到,我们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更是责任者。只有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才能实现从环保意识到环保行动的转变。四是要有“参与”意识。绿色奥运建设是一项惠民举措,也是一项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高低、参与能力的强弱,都对绿色奥运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建设绿色奥运才有强大的主体动力,全社会才能加快形成全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 
  (二)完善人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培养市民道德品质,是构建奥运“绿色”文化的中心环节。因为只有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精神的市民,才能在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体育活动中遵守社会秩序与伦理规范,追求自我完善,同时尊重、维护他人的自主性要求。一方面,要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市民的社会道德水平和素质,主动用社会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公民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增强人们对体育环境道德的认识,强化环境道德和伦理观念,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态环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建立人们对体育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而把道德对象从由人扩展到自然界,给自然赋予应有的道德地位。 
  (三)培植文明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就是人们面对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公德意识、秩序意识、服务意识等价值观念,它是公民文化的核心,也是绿色奥运必备的精神条件。要深入系统地对广大市民进行奥运会匹克精神、宗旨和理念的宣传教育,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的教育,进行开展“办绿色奥运、建绿色家园”“情系奥运、关爱环境”活动重要意义的教育,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文化和社会思想氛围;要大力倡导公众自觉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活动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认购绿色产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绿色环境的消费习惯;要加强文明城市、文化社区和文明市民建设,广泛开展绿色街道、绿色企业、绿色单位、绿色校园、绿色商店等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以此来展示城市良好的精神风貌;要广泛开展文明交通礼仪、文明赛场礼仪和文明交往礼仪教育活动,以推动文明礼仪知识、文明行为规范的普及,在全社会形成“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通过绿色奥运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公共文明建设的水平。
  (四)营造人文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奥运,还需建构支持建设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需要构建与之相关的人文条件、符合绿色奥运需求、实现其目标的良好环境。一是舆论环境。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加大绿色奥运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家的绿色奥运意识,激发和调动公众参与建设绿色奥运的热情与积极性,切实在全社会形成“办绿色奥运,建绿色家园”“绿色奥运、绿色行动”的舆论环境。二是创新环境。创新是绿色奥运的生命。它包括价值观念的创新、文化结构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动载体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等等,通过这种内在的创新,从而为打造绿色奥运新理念、新品质、新形象奠定和谐的“软性”环境。三是人际关系环境。体育竞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活动的乐趣往往在于彼此的一种文化体验,在于追求身心的完美。因此,要提倡相互遵重和诚信友爱的人际态度,体现团结、友谊、和谐、参与和梦想的奥运宗旨,通过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大家在和谐环境中实现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四是公平文化环境。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和机会。绿色奥运遵重文化差异,促进体育公平,强调体育环境资源共享,每个人都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去领略作为人类财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奥运文化。总之,通过建立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夯实绿色奥运的人文精神基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