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强调,政法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开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
柏继民(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政法综治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突出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这条主线,抓好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两个载体,服务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三个发展,把握维护稳定、保障民生、服务大局、建好队伍四个方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具体来讲,要着重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水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严格公正执法的水平;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着眼点,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以推进政法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政法队伍建设的水平;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高领导驾驭政法综治工作的水平。
鲍绍坤(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
福建政法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深化平安建设为载体,以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队伍建设为保证,做到“五个着力”:着力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中央对台工作大局多做贡献;着力“三个最大限度”,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着力加强以人口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和服务,既严格管理,又热情服务,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着力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筑牢第一道防线,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
舒晓琴(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江西将在五个重点上抓好落实:一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法工作,从现阶段的特征出发,推动政法工作创新发展。二是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主线,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平安建设,增强群众安全感,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切实以看得见的方式营造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四是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重点,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优待警,坚持抓党建带队建、抓两头带中间,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永葆政法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五是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保证,切实维护法治权威,加大政法监督和保障力度,为政法机关全面履行职能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李新民(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政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和谐理念,从“两个最大限度”出发,切实承担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者和建设者的双重职责。要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延伸工作领域,在解决好现有不稳定问题的同时,强化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治理。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就案论案的做法,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要充分发挥调解手段在解决矛盾纠纷中的作用,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做好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工作,做到案结事了、当事人胜败皆服。要积极探索创新,以增强群众安全感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工作水平。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政法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人民群众满意”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群众希望的地方做起,使政法工作在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刘玉浦(广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我们要充分认清广东政法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问题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应对举措研究得更细致,把各项工作落实得更到位,切实把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动权。
我们要认真组织全省政法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政法工作。通过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全省广大政法干警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和部署上来,重点抓好“两节”(元旦、春节)、“两会”(全国“两会”、广东“两会”)期间的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工作,看好祖国南大门,为明年北京奥运会安全顺利举行作出应有的贡献。
吴永文(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机关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抓紧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用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部署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法工作,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湖北省要着重在“五个方面”下功夫: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下功夫;要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在准确把握政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上下功夫;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切实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上下功夫;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标准,切实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上下功夫;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保证,切实在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上下功夫。
李江(湖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明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结合实际,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要把普法依法治理与维护稳定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基层依法自治和依法维权“四位一体”的整体推进和强力推进。特别是在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方面要有新的突破。普法工作不在于进行了多少次普法考试,宣讲了多少法律法规,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形成,使维权活动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群众的诉求都要依法得到妥善解决。二是抓好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继续推行“三调联动”,坚持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要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遏制、减少犯罪;要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大公共财政对防范的投入力度。三是从制度保障上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我们既要从案件入手,又要从人入手,通过加强管理,促进维护公平正义。
彭祖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的要求,为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西要在三年平安广西建设的基础上,力求推进新举措、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努力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广西”。具体工作目标要努力做到“八个上新台阶”: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上新台阶;二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上新台阶;三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新台阶;四是打击刑事犯罪工作上新台阶;五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上新台阶;六是政法队伍建设上新台阶;七是公共安全监管工作上新台阶;八是政法综治工作保障机制建设上新台阶。
肖若海(海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省各级政法部门一是始终抓住为民造福这个关键问题,进一步优化改善民生工作环境,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二是始终抓住平安海南建设这个关键举措,进一步优化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三是始终抓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这个关键任务,进一步优化安定团结环境,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基础。四是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关键主题,进一步优化科学发展环境,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五是始终抓住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执法思想,进一步优化司法环境和执法环境,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制基础。六是始终抓住加强队伍建设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教育监督管理环境,不断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组织基础。
王怀臣(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我们要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主题,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矛盾纠纷联动调处工作体系;完善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健全部门快速沟通和联动机制。深化平安创建,健全经常性严打整治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1221”工程,加快建立健全以乡镇党委为核心、村“两委”为支撑、警务室和调解室为骨干、治安巡逻队为基础的平安建设长效机制。完善社会管理,深化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加强流动人口和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服务,推广社区矫正。严格公正执法,弘扬法治精神,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经常化工作机制,大规模培训干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创新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机制。
刘光磊(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重庆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特殊市情,承担着稳定安置三峡工程移民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任务,政法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抓好以民生问题为主体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要主动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的水平。三是要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创造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法治环境。五是要加强政法稳定工作的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基层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筑牢政法稳定工作的根基。六是要狠抓队伍的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使政法队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永葆忠诚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