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工作总结报告范文格式(2)
㈢.动态管理,严阵以待,坚持多拉稳跑原则,铁水上山量稳步提升。
铁水上山工作作为我部效益增长的重要项目,对于我们能否完成全年指标有着举足轻重地位,面对由于公司生产结构的调整变化以及技改建设施工对铁水上山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加上出铁的频次、时间、组织方法上的不确定,直接影响到了我部的铁水运输工作。为此,我部重点在加强相关站段严格管理和联系协调的基础上,继续本着“铁水上山无小事”的原则,始终把铁水上山工作作为我部创效的重点来抓,以提高铁罐对罐率、准点率为突破口,不断加强取送过程的动态管理、相互衔接和联系协调,克服了技改施工建设与铁水取送路线相互穿插制约的矛盾,通过多方协作,以变应变,有效化解了铁水取送的无序矛盾,确保了铁水运量的稳步增长。全年共完成铁水上山量达 45万吨。
㈣.创新突破,求真务实,立足深入调查研究,运输保产能力再上台阶。
重点针对1#、2#、7#高炉大修,配合了以“保1#、2#高炉达产达标”、“保7#高炉投产达产达标”、“保高炉料仓保渣铁罐车正点运输”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员工保产保运的积极热潮,克服了运输组织难度巨大、交叉牵涉面广、人员紧张以及安全监护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全力做好了新老系统高炉的保供工作,对机车动力以及劳动力的组织做到了合理调剂,,对炉料的供应以及渣铁罐车的运行进行了跟踪督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平衡,保障了高炉的吃饱吃好。其次,在7#高炉大修的同时,为确保6#高炉的正常生产,我们在正确处理保运与技改、安全三者间关系基础上,以变应变,大胆突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铁水绕行运输组织方案,并配合相应的设备检修和技改配套以及安全监护,确保了铁水绕行取送的正点畅通,实现了运输收入的增运增收,促进了运输保产能力再上台阶。
㈤.加速周转,严格考核,局车停时创历史最好水平。
进入九月份以来,根据南昌路局“压停时”会议精神和公司新的考核要求,面对局车停时必须由原来的26个小时压缩到14个小时以内的巨大压力,我部以积极的心态、创新的动力,瞄准目标,大胆突破,一方面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装备的改造投入,重点对炉前站的三角线进行了站场改造,提高了该区域的调车编组取送能力,调整山上、山下区间小运转的开行趟数,制定了作业机车现场交接班制度以及运输紧急预案的确立,为车辆集中进厂、有效调度、压缩作业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组织条件。并对山下5个站场的小运转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淡化了站间、区间的概念,使得整个运输组织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做到了有车就开,有车就排。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了“降低停时攻关”的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降低停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攻关工作营造了人气和氛围,为实现目标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局车平均停时13.6小时的历史新低,推动了路企实现双赢目标的向前迈进。
㈥.平衡协调,穿叉交替,第二轮铁路技改配套项目圆满竣工。
全年共完成铁路项目施工承包额达3000多万元,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共完成项目有:在1#/2#高炉扩容建设中,提前2天完成线路铺设达275米,道岔2组;贯通铁水复线510m,道岔2组,为炼铁至炼钢系统提供了铁水运输保证;7#大修项目中完成线路铺设1.28公里,道岔5组;综合原料场项目中铺设线路1.46公里,道岔5组;铸铁机道口改造项目中,改拔线路500m,道岔移位4组;新铺厚板成品线644.1m,道岔1组;焦化煤场改造,新铺线路162m,道岔2组以及炉前站场改造,新上微机联锁系统一套。新改造革新车20辆。所有项目施工本着一切为“保产保运”顺利进行的指导思想,顾全大局、全面协调、现场监督,有效地克服了技改与保产间相互制约交叉面多、生产紧凑、施工协调组织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以超常规的组织协调,实现了技改与保产的同步进行,确保了第二轮铁路技改的竣工投产。
㈦.以人为本,严格考核,安全生产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