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工作总结 >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3)

2007-01-10 

三、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创造新生活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群众得实惠上,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才能调动广大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XX村地处原临海乡中心,被征地村民较多,有的还存有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村三套班子直言面对群众,尽力帮助村民协调解决遗留问题。2005年,按照三年前的被征土地款补偿方案,累计发放土地征用补偿款85万元,确保村民失地不失利。在坚持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在村集体补助的基础上,全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参保率达90%,全年有89户村民合理报销医疗费达18.65万元,财产保险理赔款10多万元,有效地分解了村民的就医费用和意外财产损失。我村还在全市范围内成立首家村级家政服务中心,免费培训家庭剩余妇女劳动力150多人次,积极帮助她们转岗就业。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被征地村民的就业部问题,为切实增加村民家庭收入打下了扎实基础。在上级计生部门统一部署下,发放首批计划生育奖励金48户,累计金额达5万元。村集体认真调查摸底,对全村范围内的弱势群体、困难家庭、老干部、老党员、老年人,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配套补助下,累计发放各类扶助款15万元。针对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被征地村民等不同群体,实施了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切实保障村民利益,尽力让村民病时不怕无钱医、老时不怕没钱养、难时不怕没人助。
四、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塑造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本村实际,开展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公婆、好媳妇、好夫妻、好妯娌、好团员、好少年”活动,用“十好”典型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目前,我村80%以上的农户已经达到“十星”级文明户的标准。
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依托文化宫这一基本阵地,开展各种科技培训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逐步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落文化艺术节、“舜江之夏”艺术博览月、“相约XX”大型文艺晚会相继举行,“XX潮”大型文化活动成为XX村落文化在XX市内的一大品牌。这些,不仅活跃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