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国留学 > 出国动态 >

海外大学里的“中国班”

2011-05-24 
越热门的留学国家和热门专业越容易形成“中国班”,如:金融、财会、工商管理、国际贸易
编辑推荐:

新西兰移民局宣布学生签证政策变化
丹麦新的签证中心在中国启用
金融危机导致留学签证有望放松

  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一些国外院校的班级显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面孔,有的学生甚至感叹出现了“中国班”,周围到处都是中国人。何谓“中国班”?“中国班”目前已成为留学行业的一个热门词汇。顾名思义,它是指一个班上有很多学生都来自中国,留学环境如同在国内上学一样。“中国班”大多集中在国外院校为国际学生专门设置的一些班级或专业,也有些例外。“中国班”的形成首先要建立在一个量上,只有中国学生较多的基础上,才可能开设专门的中国班。另外,随着出国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间的国际合作日趋成熟和频繁,于是高校互访而互派学生专门成班的现象也是促成“中国班”形成的一个原因。

  “中国班”类别

  由于就读人数多而造成的“中国班”,其实并不是大学专门为中国学生设置的。在很多西方国家中,学生获得本科学位即可顺利找到工作,80%的本科毕业生会直接进入就业市场而不是继续读研、读博。因此,很多国家的大学中,研究生课程就读人数会以国际学生为主,比如澳洲、英国、美国、加拿大均属此类国家。同时,在一些热门的专业领域,如澳洲的会计专业研究生课程,申请和就读人数中的80%以上都是中国学生,这就造成了“中国班”,并不是大学专门设置的。

  由于院校合作、项目合作、学历互认等造成的“中国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中国院校和国外院校合作互派学生而专设的中国学生班外,一些大的政府间合作项目,也会造成一些“中国班”现象。比如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苏格兰高等教育协会合作的HND项目,中国学生在中国学完苏格兰的3年制课程后,到英国大学续读一年获得一个英国的本科学位。该项目从2004年开设至今,已经发展到全国几十家高校,每年有近10万毕业生的规模。如此大量的学生,到英国后还要读本专业并集中到有限的20至30所英国高校中,即使不专设“中国班”,中国学生的人数多而集中,也就变相造成了“中国班”现象。

  国外大学专门为中国学生开设的课程或班级,此种现象应该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班”。但是这种班实际存在的数量很少,大多也是在某个特定情况下存在或者在特定时段内存在,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班”分布的专业及课程

  越热门的留学国家和热门专业越容易形成“中国班”,如:金融、财会、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理工类的计算机、电子科学等。体现到具体的留学国家,英语国家比较容易出现“中国班”的热门国家依次为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亚洲及小语种国家中依次为新加坡、韩国、日本等。

  容易出现“中国班”的院校分为3大类:最集中的是一些专门的语言学校,由于主要为教授本国的语言,所以几乎100%都是国际学生。加之中国留学生的快速增长,所以热门留学国家的语言学校中,中国学生的比例持续增高,是最容易形成“中国班”的地方;二是一些在中国比较知名院校,因为中国的名校情结,造就了越是知名的大学,申请人越多,就读人数越多,中国不乏众多优秀的申请人,所以名校撞车和名校形成“中国班”的概率也是越来越高了;第三类就是在国外一些教学质量较差的大学或者有招生压力的私立大学,因门槛低、学费便宜,很适宜很多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充裕,或者出国目的并不是纯粹为了留学的中国学生申请和就读,因此这些院校的“中国班”概率就更大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