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对未成年人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012-03-09 
赵季平说,从表象上看,我们不能不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正在使本土文化淡化的现象,与之相关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编辑推荐:

学者疾呼:"寒门难出贵子"事关社会稳定

北大校长:中国教育多方面上看都是成功的

大二男孩兼职挣钱 未毕业已月入数千

两会:防止富人移民得推动民间借贷立法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net/

赵季平代表:对未成年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许祖华 陈炜伟)“现在不少中国的青少年可能不知道本国的清明节、重阳节,但一定不会不知道圣诞节,情人节;从‘韩流’入侵、日本漫画盛行,到机器猫、蜘蛛侠知名度超过孙悟空、嫦娥,无处不在的外来文化已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和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说,虽然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前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基础过于薄弱。

  赵季平说,从表象上看,我们不能不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正在使本土文化淡化的现象,与之相关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从内在原由上看,我们在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上,反映出偏重知识、缺乏价值观念塑造的问题。

  赵季平建议,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有序编写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教育管理部门有必要做出统一安排和要求,教材内容应体现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行为习惯等传统文化精髓和价值,实现在塑造一个传统文化的壳的同时,更重于塑造传统文化的魂。此外,在教学上应采取多种形式设置传统文化课程,除了专门的课堂教学,还可“走出去”,如参观历史文化场所等,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