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校园热点 >

教授开微博讲性学 尺度大的用私信聊(2)

2011-08-27 
前日,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在成都举行的“‘性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作了《普及性教育的新途径——浅析微博性学及其讲堂》的专题演讲。

  记者专访

  我的理想是将性育提升到与德智体美劳同等高度

  关于性教育

  希望高校开设性学专业

  成都商报:您提倡将“性育”与徳智体美劳并列看待?

  彭晓辉:对,这是我的理想。因为性知识体系对于人的性品质构建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性学的积累,人的性品质是存在问题的。

  成都商报:听说您在为大学设立性学专业而奔走?理想的性教育环境是怎么样的?

  彭晓辉: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性学专业。我的研究生虽然跟随我研究人类性学,但他们毕业时只能得到理学硕士学位。规范的性教育环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要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里有“性学”这个专业;在各大高校设置性学专业,并颁发相应的学历证明;要为专职从事性教育的教师提供编制等。

  关于学生

  性学女硕士已找到工作

  成都商报:接受系统的性教育有啥好处?

  彭晓辉:《孟子》里说,“食色,性也”。人一辈子,实际上是完成两件根本大事,“食”是保存自我,“色”是延续后代。虽然人和动物在“食与色”的根本目标上没有区别,但人遵循的是“人道主义法则”,所以我们才有文化、禁忌、习俗、秩序,才有伦理道德规范,才有法律。

  涉及性的伦理、道德、法律规范都是性学范畴,它是为实现性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服务的。性学是一门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是一个庞大而综合的学科体系。所以,个人不掌握性知识,他(她)就不知道怎样去维护性健康;夫妻之间性的态度、观念、生理能力相差太远,他们就不匹配,就不会和谐。

  性是一个人的人格构成的本质要素,是人的人格基础。没有对性知识的研修和积累,人格的本质要素就是缺位的,或是被扭曲的。

  成都商报:你迄今培养了几个性学硕士?你的学生彭露露找到工作了吗?

  彭晓辉:我是2000年开始指导性学研究生的,一共带了5个。彭露露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想当性教育的老师难。目前,彭露露已经联系好了北师大珠海分校,月底报到,是否上性学课程,要上班后才能决定。

  关于“小三”

  道德是表象 实质是政治经济问题

  成都商报:如何看待现今的“小三”问题?

  彭晓辉:“小三”表象是道德问题,但实质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因为社会资源的配置是不均等的,大多数资源掌握在男性手中,所以在性的方面,是女性依赖于男性。要不怎么有人说出“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呢?

  关于性教材风波

  性是中性的 智者见智淫者见淫

  成都商报:您说,北京市教委回应性教材事件的表态,是行政不作为?

  彭晓辉:北京市教委本来是想有所作为的,但这本教材出来后引起了讨论和争议,他们就想跟这本教材“撇干净”。性本身是中性的,你运用得当,它就会发挥积极效应;运用不得当,就会出现负面效应。看待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的。看的人脑子淫荡了,所以性就变淫了。

  我是乐观主义者,虽然这次遇到点阻碍,但只是发展道路中的一小块绊脚石。社会发展遵循其内在规律,不是谁能阻挡的。

  成都商报:您今天谈到性骚扰不是非黑即白,您对现有涉性法律法规怎么看待?

  彭晓辉:现今我国涉及到性的法律体系是有缺陷的,不健全的。女性有时也处于强势地位。比如曾经有一位30多岁的女老师引诱了一位男学生,跟他发生了性行为。但按照现今“强奸罪”的定义,是没有“女性实施强奸”这一说法,所以那位女老师根本不构成强奸罪。还有,男幼童也有受到性伤害的案例。那么,这些男性的性权利如何主张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