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 | ![]() |
|
![]() |
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 | ![]() |
网友对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的评论
丁学良与郑永年一样,都是在国内完成高等教育,又到世界名校接受的博士训练,然后来到中国的周边,以自己的母国为研究对象,又与中国体制保持距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20几年后的今天,二位已经是研究中国的著名学者了。
本书名为中国的软实力,实是指出中国软实力的欠缺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作者重点考察中国在东南亚的表现,也旁及在其他国家的情况,认为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未来发展所依托的重中之重,那里有五千万海外华人的三千万,是中国30年来经济起飞的主要资金来源,更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伙伴和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市场和台阶。可是中国的海外形象实在是不敢恭维,前几年中国外交的咄咄逼人等于配合了美日“中国威胁论”的鼓噪,配合了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翼的反华情绪和重掌政权,加重了东南亚诸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促使他们纷纷表示欢迎美国重返亚太来平衡中国崛起引起的力量失衡。对外文化宣传交流上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负面效果。如赐巨资举办历史上最为昂贵奢侈的奥运会,赐巨资在海外兴办的孔子学院(花的钱都是天文数字),其正面的收效与投资严重不成比例。且让西方政客感到惊诧的是,中国政府可以如此地挥霍纳税人的钱财而毫无节制和毫无约束。中国公司海外投资建设,不遵守该国法律,不尊重当地民俗,玩的还是在国内习惯了的官商勾结、行贿受贿那一套,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如此等等。作者认为大国、强国并不意"rest":"味着软实力就强,世界上很多小国反倒有很高的软实力,他们是世界公民社会、文明社会的典范,又是建立新的国际准则的倡言人。而我们对国家软实力的理解还存在很多误区,认为国大国强就意味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就可以强加给世界了。针对以上种种,作者提出了许多建言。至于效果将会如何,我并不感到乐观。<br />国家软实力是一国文明发达程度的自然显现,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做出来的。西方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自由、民主、公民、法制社会。我们30年的市场经济,如同崛起的暴发户,开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了,其实除了有点硬通货,别的可为世界称道的东西实在不多。我可能比作者更为保守,我国要建立强大软实力,光凭暴发户心态是不行的,起码还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而国民素质才是根本,此所谓百年树人。"
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也是中国一大软肋,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能弥补这一短板这并不是一篇文章、几个话题就能说清楚的问题,如果没有学识和眼界,是驾驭不了中国软实力这么大一个领域的。读到丁老师的这本书,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他深度的观点,有不少新鲜的冲击感,这是网络上范范的文章无法企及的。
丁学良在这部著作中对中国软实力在国内和国外问题进行经验考察和观念反思,希望能有助于改进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互动,帮助中国更好的参与全球价值观念的自由开放竞争。
喜欢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